各位老師、各位同仁:
近來您是否覺得四周充滿了「串流」(Streaming) 這個字眼呢?
例如:串流影音、串流音樂、串流遊戲、…
尤其是「串流影音」更是如雷貫耳!
以下這篇報導,更把「串流」排在《2020 你不能不懂的十個關鍵字》之首:
這學期因應疫情的「安心就學」措施,
各家廠商的【雲端視訊會議 (同步)】方案弄得我們眼花撩亂、選擇障礙。
(參見公告:2020/03/31 同步視訊:Zoom、U 簡報、MS Teams…,該選哪個?聽聽看、體驗看看)
不管是 FB、Youtube 的直播,或視訊會議/線上簡報,都是「串流」的應用。
(微軟的 MS Teams 方案所搭配的的視訊串流服務,更直接叫〝MS Stream〞)
「串流」是什麼呢?
簡單地說,檔案依〝檔案格式〞(副檔名) 或〝傳遞方式〞可分成兩種:
.下載式 (Downloading):檔案必須完整下載完畢後才能開啟
(下載完畢後就存在於本機硬碟中,可以隨時開啟)
.串流式 (Streaming):檔案像水流一樣,分成一段段流來,流來多少就可以看多少
(看過的不會儲存在本機,這也就是為什麼常有人會想辦法要去抓下來。)
某些檔案格式,它就只能是下載式。
某些檔案格式,依傳遞方式,而成為下載式 或串流式(常見的例子有視訊檔)
(視訊檔通常比較大,如果只是放上一般的雲端硬碟,而不是上傳到串流影音平台,觀看就麻煩多了~)
例如我們把視訊檔上傳到串流影音平台 (例如 Youtube),經過它處理後,就成為串流式。
如果影片沒有上傳到「串流影音平台」,就可能會碰到如下需要〝下載〞才能觀看的狀況

串流影片的「畫質」
串流影片現在之所以能夠興盛,係建立在網路速度〝夠快〞的基礎上。
(只要流來的存量比我們觀看的速度快,影片就不會中斷或卡卡鈍鈍的。)
「串流影音平台」能根據使用者的連線品質來自動判斷影片的傳輸畫質。
如果是直播:
.〝當下〞如果頻寬不夠,會依「串流」特性,顯示較低畫質以利傳遞。
.〝之後〞觀看端可更改「設定」,調整成較高的畫質觀看。
【例】 世新大學 108 學年度畢業典禮 #線上畢業典禮
2020/06/06
https://youtu.be/ky7RoNejVK4
如果是串流影片,觀看端可調整畫質

如果碰到網路塞車,或突然把「時間軸」往後拉,
那段的〝水還來不及流到〞本機,就會產生播放中斷、〝緩衝中〞的狀況。
(這是串流的特性,本機檔案/下載式檔案不會有這種狀況。)
出現緩衝圖樣

如果是〝追劇〞,偶爾〝緩衝中〞還無妨,
但如果是直播中或線上視訊會議,為確保雙方能同步,有時畫質不會像戲劇類那麼高。
【例】2020/02/26【燕秋老師教學頻道】
05-Microsoft Teams_教師篇_影片錄製與分享
https://youtu.be/WrlowF-Wgu8
直播工具或線上視訊會議,「畫質」選擇比較沒那麼高,以儘量確保同步

這一次因疫情關係,全球因為遠程辦公、遠程教學、隔離在家追劇……
導致頻寬需求大增,導致許多串流影音平台紛紛調降預設畫質。
Flash 是串流影音的先驅
古早時後,Flash 就使用了串流技術。
早期在網路速度不像現在這麼快的時候,
我們開啟某個首頁嵌有 Flash 動畫 (swf 檔) 的網站時,常會看到〝下載中〞的畫面。
以前 Youtube 的影片也是透過 Flash Player 來播放的,而今已走入歷史了。
(註:本校的 《教學 FUN 點子》網站 也是透過 Flash Player 來播放。)
早期 Flash 有許多有趣的〝下載中 (Loading…)〞畫面設計

【相關報導/說明/連結】
【本中心相關公告】
教學卓越中心
2020.7.09(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