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新知】(轉載)教學創新~小孩才做選擇,人文、數位我全都要

你能想像《孟子》、《世說新語》、《經典童話》變成互動遊戲嗎?透過 AI 協作與數位平台,將古典文學轉化為結合「社會包容」議題的解謎遊戲,讓學生在「玩中學」、於故事中感受人文關懷,進而轉化為行動力;即使沒有資訊背景,學生也能創作出兼具深度與溫度的教學成果。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小孩才做選擇,人文、數位我全都要。這項創新教學案例,為課堂帶來嶄新靈感與應用視野,歡迎各位教師參閱,共同探索經典文學與教學創新的美妙融合!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二○二五兒少大未來問卷調查:中學生嚮往職業 半導體工程師由黑翻紅|中學生組 中學男生關注科技業 女生偏愛動漫畫

國語日報社二○二五「兒少大未來」職業探索問卷調查結果,小學生最喜歡職業前三名是職業運動員、電競選手、麵包糕點師;中學生最喜歡職業前三名是畫家(含插畫家、漫畫家、電腦動畫)、半導體製程工程師,心理輔導師與醫師、電腦工程師、電競選手、麵包糕點師並列第三名;其中受AI人工智慧浪潮、台積電矽盾產業影響,半導體製程工程師從去年中學生不喜歡職業第八名,由黑翻紅,首度擠進最喜歡職業第二名。 (轉載)二○二五兒少大未來問卷調查 中學生嚮往職業 半導體工程師由黑翻紅   (轉載)2025兒少大未來問卷調查 中學生組 中學男生關注科技業 女生偏愛動漫畫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短影音】「校園60秒|生活即影像」徵件開跑!拍出你的校園日常!即日起至5月30日(五)中午12時截止報名!

為鼓勵本校學生展現短影音創意製作能力,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規劃「世新大學短影音競賽」活動(報名請點此),說明如下: 壹、活動主旨 為發展本校辦學特色優勢,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依據「世新大學短影音競賽辦法」,舉辦本競賽活動,每期公布徵件主題,鼓勵本校學生展現短影音創意製作能力。 貳、參賽資格 參賽資格為本校各學制具有正式學籍之學生,報名作品須為在學時期原創自製,可以個人或團隊形式報名,每一參賽者參賽作品件數不限。 參、徵件主題 本期主題內容,為與「世新大學裡的食、衣、住、行、育、樂」相關,片長60秒內之直式短影音(寬高比9:16,影片畫質為FullHD)均可報名參賽。 肆、徵件時程 一、徵件時間:即日起至2025年5月30日(三)中午12時止 二、得獎公告:暫定2025年6月下旬 伍、競賽獎項與評審方式 本競賽評選由主辦單位教學發展中心遴聘相關領域之學者、專家三至五人組成評選小組評選之。獎項如下: 金獎一名、獲獎金新台幣1萬元。 銀獎一名、獲獎金新台幣5千元。 銅獎一名、獲獎金新台幣3千元。 佳作若干名、獲獎金新台幣1千元。 陸、報名方...
More

【教學新知】Dreamina AI:免費的生圖AI工具(三):編輯功能

編輯/整理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資源組 汪芩   Dreamina AI的多種編輯工具 Dreamina AI內建多種編輯工具,讓使用者可以在AI生成的圖片基礎上進一步微調,提升創作自由度。 主要編輯功能   局部重繪 允許選擇圖片的特定區域,並讓 AI 重新生成內容 適用於修改細節、調整人物表情或更換背景   圖說:局部修改狗狗的項圈細節 畫布擴展 可延展圖片範圍,生成更完整、更寬廣的畫面 適合用來擴充風景圖、創作全景式藝術   圖說:原圖與擴展圖 筆刷修復與移除工具 可以去除不想要的元素,AI會自動補齊畫面 讓作品更加乾淨、自然 圖說:擦除機器人右前腳   結語 學生可以選擇圖片的特定區域,讓AI重新生成該部分內容,應用於修改細節、調整角色表情、替換背景等。 或者修改畫作細節,還原古代場景,將人物服裝改為歷史服飾。還有延展圖片範圍,AI自動補全畫面,適合用於風景畫、全景圖的創作。 ...
More

【教學新知】Dreamina AI:免費的生圖AI工具(二):文生圖教學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資組汪芩與Chatgpt共同協作編輯   文字生成圖片 Dreamina AI支援文字生成圖片,用戶可以透過輸入描述,讓AI生成對應風格的圖像。以下是根據Dreamina AI教學擷取出的詳細的文字生成圖片教學: 進入Dreamina AI官網 前往 Dreamina AI 官方網站 點擊右上角「登入」,使用 Google、TikTok或Facebook登入 進入「影像生成」頁面 圖說:Dreamina ai會員登入頁面 輸入文字提示詞 在輸入框中輸入您想要的描述,例如: 「未來城市,霓虹燈,賽博龐克風格」 「魔法森林,奇幻風格,夢幻光影」 支援中文和英文描述 可加入細節提高畫面質量,例如: 「高解析度」「8K 細節」「超現實主義」等 圖說:Dreamina ai文字指示畫面 選擇風格與設定 Dreamina AI提供多種風格選擇: 寫實風格 動漫風格 油畫風...
More

【教學新知】Dreamina AI:免費的生圖AI工具(一):優缺點與使用限制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資組汪芩與Chatgpt共同協作編輯   簡介 抖音旗下推出的一款獨立軟體AI圖像生成工具-Dreamina ai,以「各位創作者提供快速創作數位藝術的能力」為主旨,為各位使用者或嘗試新技術的興趣玩家提供免費輕鬆生成各種風格的圖像的功能,滿足不同需求。 Dreamina Ai的優勢 相較於Midjourney、DALL·E這類AI生成工具,Dreamina AI目前完全免費,無需訂閱或充值,可以無限次生成圖片與作品。 1. 完全免費,無限制使用 Dreamina AI:目前完全免費,無需訂閱或充值,且不限生成次數 Midjourney:需訂閱($10/月起),否則無法使用 DALL·E 3:免費額度有限,超過需付費 Stable Diffusion:雖然免費,但需下載模型並手動配置 適合不想花錢但又想體驗AI生成的人 2. 支援中文提示詞,對中文使用者友善 Dreamina AI:可直接使用中文提示詞,不必擔心AI無法理解語意 Midjourney:主要支援英文,中文輸入可能會...
More

【教學新知】(轉載)深入《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技術:從幕後看電影技術創新與挑戰等二篇分享

Netflix熱門影集《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近期在全球爆紅,其中「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不僅成為導演展現風格的利器,也為學生提供深入了解影像敘事節奏與演員調度的寶貴機會。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深入《混沌少年時》的一鏡到底技術:從幕後看電影技術的創新與挑戰」等二篇分享。透過長鏡頭調度、無縫轉場與演員表演節奏,揭示影像創作背後的高度專業默契與創新挑戰。 此作品融合劇本分析、攝影技術與社會議題探討,或有助於學生從技術與敘事雙重面向掌握影視創作核心價值。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轉載1)「深入《混沌少年時》的一鏡到底技術:從幕後看電影技術的創新與挑戰 (轉載2)《混沌少年時》揭秘焦慮世代Emoji暗語文化背後符碼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
More

【教學新知】(轉載)大學怎麼變,幫助新課綱生適應學習?「大一年」陪Z世代找學習動機

首批新課綱學生多數已進入大學,學校如何因應Z世代學生的特質與學習模式做改變,支持學生展開學習?當家長與老師愈認識世代間的不同特質,就更能思考如何幫助孩子學習與成長。清大教授焦傳金從參與美國「大一年會」的收穫中,分享大學端能在學生入學的關鍵第一年著力的面向。 (轉載)大學怎麼變,幫助新課綱生適應學習?「大一年」陪Z世代找學習動機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記者如何擁抱網紅文化?記者與網紅角色互換的「重啟人生」

在社群與AI時代,記者與網紅之間的界線日漸模糊。作者黃哲斌指出,若資訊基於事實,專業記者與內容創作者本質相近。新聞業正變得更個人化、互動化,也更依賴社群平台。他呼籲雙方攜手合作,制定行業倫理標準,提升資訊素養,共同打造可信賴的資訊生態系統。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記者如何擁抱網紅文化?記者與網紅角色互換的「重啟人生」。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AI不能光說不「練」,資料治理也不是一個人的武林

在AI與數位經濟高速發展當下,如何建構健全的資料治理系統,成為推動主權AI的關鍵挑戰。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AI不能光說不「練」,資料治理也不是一個人的武林。 文中指出未來需強化著作權法規調適、應用推廣及算力配套;對教師而言,這不僅影響AI工具的教學應用,也關係到教學素材的合法性與教育創新的發展空間。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示意圖:本圖由巧玲與ChatGPT_Andy協作生成)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全媒體大樓「動作捕捉虛擬攝影棚」(OM801):數位身體語言的魔法工場

撰文 : 教學資源組 張愷哲 數位新媒體時代的來臨,世新大學持續並積極地全面性發展「全媒體教育」,2019年「全媒體大樓」正式啟用,提供一個激發學生學習動力,與產業界先端科技接軌的數位整合環境。本文介紹的是位於全媒體大樓八樓的「動作捕捉虛擬攝影棚」(Motion Capture Virtual Studio)。   八樓的虛擬攝影棚,除了綠幕之外,其中的核心便是動作捕捉系統。動作捕捉是一種將真人或實物的動作數位化並導入電腦的技術。借助此技術,可在影像製作中使用建模生成的3D角色,重現更逼真、更人性化的動作。此技術已廣泛應用於電影、動畫和遊戲創作中。   全媒體大樓主要配置了兩種動作捕捉系統,分別是「光學式動作捕捉系統」(Optitrack)及「電磁式便攜動作捕捉系統」(Mocopi)。並且都可以配合不同的電磁式動作捕捉手套(MANUS Quantum Mocap Metagloves與ROKOKO Smartglove),再加上臉部表情捕捉系統(Faceware)或iPhone APP (LiveLink Face)等捕捉臉部表情,來...
More

【教學新知】全媒體五樓「音樂與聲音教學專區」(OM501、OM502、OM503)打造聲音教學與創作的理想基地

撰文:廣電系專任講師 李武錚 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 5 樓的錄音空間,整合了OM501(錄控室Control Room)、OM502(錄音空間Tracking Room練團室)與OM503(編曲室),構成一條從收音、混音到編曲製作的完整聲音工作流程。無論是教學應用、課程實作或創作實驗,這裡都是培養專業素養與創意實踐的核心場域。 一、OM 501(錄控室Control Room) 經聲學設計優化,具備獨立隔音錄音棚與監聽空間,適用於聲音劇場、旁白配音、Podcast 與各類聲音錄製課程。設備配置與操作流程貼近業界標準,讓學生在實務中學習聲音捕捉與表達。 本錄音室的錄控室專為專業音樂製作、混音及母帶處理設計,擁有一流的硬體設備與聲學環境,確保高品質的音頻監聽與處理。 圖一 : 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五樓的錄控室(OM501)   (一)高階數位音樂Pro Tools工作站:用於專業音樂製作、錄音、混音和後期製作。它提供強大的音頻處理能力和高精度的音質,適合用於錄製多軌音頻、編輯音樂素材、設計聲效及進行母帶處理。Pro Tools工作站配備高...
More

【教學新知】全媒體大樓「音樂創作/錄音與聲音設計專區」(OM501、OM502、OM503):接軌流行音樂與新媒體影音產業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全媒體大樓「音樂創作/錄音與聲音設計專區」(OM501、OM502、OM503):接軌流行音樂與新媒體影音產業,本文介紹位於全媒體大樓五樓「音樂創作/錄音與聲音設計專區」(Music Composing Sound Designing and Recording Zone),共分為三間專業錄音教室,分別為「錄控室OM501」(Control Room)、「錄音空間/練團室OM502」(Tracking Room)、「編曲室OM503」(Music Production Studio)。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撰文 : 教學資源組 陳曦 圖一: 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 ( 世新大學教學資源組-陳曦攝 ) 三間專業錄音室從所有軟體、硬體,再到隔音與所有環境因素,皆為本校專業教師與廠商經過多次討論規劃完成,整套系統媲美業界等級,可供動畫、電影、音樂專輯製作之錄音、混音任務。 圖二 : 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五樓錄控室(OM501) 圖三 : 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五樓錄音空間/練團室(OM502) 圖四 : 世新大學全媒體...
More

【教學新知】開源軟體OBS Studio:網路直播+線上教學上手攻略

撰文:教學資源組 王中平 OBS(Open Broadcaster Software)已經成為直播與錄製影片不可或缺的熱門免費開源軟體工具。無論是實況主、教師或專業媒體工作者,都能透過它快速實現高品質的影音輸出。本校有網路直播功能的專業教室包如「綠幕教學攝影棚(A101)」、「直播串流實景棚(OM101)」、「圓桌影音播客直播間(GB101)」、「直播串流綠幕棚(OM401、OM402)」等,均已配置此系統,但初次接觸OBS Studio時,繁多的功能和複雜的介面常讓人不知從何開始。以下快速指南,帶你掌握OBS 核心功能及注意事項: 🚀 一、OBS 的核心功能與特質: 圖一 : 本校專業實習教室,有多處已配備 OBS Studio系統 圖二 : OBS Studio 軟體 ICON 免費開源且高彈性: 支援多平台(Windows/Mac/Linux),且能自由設定視訊、音訊來源及多場景切換。 直播、錄影雙用途: 一鍵即可切換直播或本地錄製,支援多種串流平台(如YouTube、Facebook、ACCUPASS 等多個直播平台等)。 ...
More

【教學新知】全媒體大樓「直播串流綠幕棚」(OM401、OM402):影視創作的核心場域

撰文 : 教學資源組 陳曦 本次介紹的是位於世新大學校區內全媒體大樓四樓的兩間專業攝影教室: 直播串流綠幕棚(Green Screen Live Production Studio)。本專區教室編號為OM401及OM402,均結合「綠幕」、「直播」與「多機拍攝」三大功能,空間規劃設計適合小組形式執行社群直播任務。 圖一 : 位置(19)為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所在位置 圖二 : 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 ( 世新大學教學資源組-陳曦攝 ) 本專區之特色為運用影像合成系統CHROMA KEY去除背景,可以將3D場景合成,並能自由變換與調整移動,或使用較不可調整變動的2D場景,執行直播串流節目任務,例如進行體育賽事播報、運動主播評論等課程的訓練。 圖三 : 位於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三樓的直播串流綠幕棚 (OM401) ( 世新大學教學資源組-陳曦攝 ) 圖四 : 位於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三樓的直播串流綠幕棚 (OM402) ( 世新大學教學資源組-陳曦攝 )   兩座直播串流綠幕棚都備有三架...
More

【教學新知】全媒體大樓「新聞攝影棚」(OM301):培育新聞主播的搖籃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全媒體大樓「新聞攝影棚」(OM301):培育新聞主播的搖籃,本文介紹本校2020年所啟用的全媒體大樓三樓,以業界新聞編輯室之規格打造「全媒體新聞教學專區」(Omni-Media News Zone),建置專業主播台、實景與虛擬主播棚,成為新聞學系以及對主持播報有興趣學子的重要訓練基地。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撰文 : 教學資源組 陳曦 圖一: 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 ( 世新大學教學資源組-陳曦攝 ) 圖二 : 位置(19)為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所在位置 「新聞攝影棚」(OM301)以業界「壹電視」為靈感設計場域,擁有媲美業界規格的虛擬播報綠幕棚,以單機拍攝為主,並可採雙向攝影,依照需求更換不同虛擬背景或是實景棚,棚外編輯區則配備多部播放各家即時新聞的大型電視,讓主播能即時掌握最新動態消息。 圖三 : 具流體線條設計,空間感放大外,動線更是直覺 ( 世新大學教學資源組-陳曦攝 ) 「新聞攝影棚」具備了「導播/編輯」、「攝影/燈光/收音」、「主持/播報」三大重點元素。 在主播播報新聞的同...
More

【教學新知】智能攝製基地(LED Virtual Stage):培育虛擬製作之高端人才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智能攝製基地(LED Virtual Stage):培育虛擬製作之高端人才 撰文 : 教學資源組 張愷哲 世新大學斥資逾2億,於2021年12月25日正式啟用全台首座,也是全亞洲唯一以教學為用途之「LVS智能攝製基地(LED Virtual Stage)」,以因應虛擬製作(Virtual Production)的潮流,培育影視製作之高端人才。 LVS智能攝製基地以LED螢幕牆為核心,配合虛幻引擎(Unreal Engine)與動作捕捉(Motion capture),能夠在LED牆上顯示並控制虛擬場景,以及配合攝影機的運鏡,即時追蹤動態,打造逼真的攝影環境。 (圖一)虛幻引擎場景(張愷哲攝)   甚麼是虛擬製作? 虛擬製作,是結合電腦生成圖像(CGI)、動作捕捉等技術,創造逼真環境和效果的電影和電視製作方法。其優勢在可以降低溝通、拍攝等成本,將後製工作前移到前製階段,拍攝成果可以即時進行監看和調整,以及數位素材可以重複利用修改,並且能夠不受天氣因素的影響進行拍攝。比起傳統的綠幕棚,LED還能夠提...
More

【教學新知】多功能實景棚 ( L101 ):場景百變,創意無限的專業影視片場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多功能實景棚 ( L101 ):場景百變,創意無限的專業影視片場 撰文 : 教學資源組 陳曦 本次介紹的是位於世新大學校區內圖書館一樓的專業片場教室 : 多功能實景棚(Multi-Practical Set Studio)。本實景棚112學年度建置在LVS智能攝製基地,113學年度起轉移到圖書館一樓,擴大成為多功能實景棚(L101),成為跨院系所都能利用的攝影空間及教學場域。 圖一 : 位置(8)圖書館所在位置   圖二 : 多功能實景棚(L101) ( 世新大學教學資源組-陳曦攝 ) 多功能實景棚由專業影視美術道具設計的廣電系兼任老師李炳成一手設計策畫,建構完全符合業界標準規格的片場環境。一共有32個景片,每一片景片牆都可以自由移動,端賴老師和同學們如何發揮創意,營造出想要實景片場空間,非常適合廣告、劇情類型的主題拍攝。 李炳成老師也特地指導布景注意事項,以及道具注意事項。 圖三 : 運用景片與道具擺設的客廳景 ( 世新大學教學資源組-陳曦攝 ) 圖四 : 運用景片...
More

【教學新知】多機作業節目棚(MR101):接軌產學的節目創製基地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多機作業節目棚(MR101):接軌產學的節目創製基地,本文介紹位於世新大學校區管理學院八樓的專業攝影教室 : 多機作業節目棚(Multi-Camera Production Studio)。113年本校正式啟用多座專業教室與專業攝影棚,多機作業節目棚即屬於其中一座大型攝影棚。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撰文 : 教學資源組 陳曦 圖一 : 位置(10)為世新大學管理學院所在位置 圖二 : 世新大學管理學院 圖三 : 多機作業節目棚 ( 世新大學教學資源組-陳曦攝 ) 為了連結學生在校所學與畢業進入業界時的專業能力,本校持續推動畢業即就業的各式實務訓練,近年也持續與各式電視節目合作,把節目帶進校園。讓學生有機會能發揮所長、了解業界作業模式。 圖四 : 多機作業節目棚副控室( 世新大學教學資源組-陳曦攝 ) 圖五 : NEWTEK 3PLAY 多機收錄與快慢動作系統 ( 世新大學教學資源組-陳曦攝 ) 圖六 : For-A HVS390 20路 M/E導播機 ( 世新大學教學資源組-陳曦攝 )...
More

【教學新知】圓桌影音播客直播間 ( GB101 ):看的見、可互動的Podcast節目

撰文 : 教學資源組 陳曦 本次介紹的是位於世新大學校區內通識大樓前的言論廣場,位在外語沉浸園、日語沉浸園之間的專業Podcast錄製教室 : 「圓桌影音播客直播間」(Roundtable Podcast Studio)。   圖一 : 位置(6)為世新大學圓桌影音播客直播間所在位置 圖二 : 圓桌影音播客直播間 (GB101)( 世新大學教學資源組-陳曦攝 ) 圖三 : 圓桌影音播客直播間(GB101)( 世新大學教學資源組-陳曦攝 ) 世新大學113學年度全新打造的「圓桌影音播客直播間」,坐落於校園核心地帶的言論廣場,以「圓」為設計概念,採大面積通透玻璃搭建的對外隔間牆,可以容納6人的播客直播區設計在整座教室的中央,呈現出完美的對稱角度,成為最受矚目的專業空間之一。   這裡融合了教學、實習與展演功能,以當代年輕人熱愛的Podcast為主軸。圓桌設計可容納6人同步進行影音直播,並支援即時畫面切換。白天利用自然光營造開放互動氛圍,夜間則搭配室內外LED燈光,可根據不同使用需求變換色彩,衍生更多聲音內容與多...
More

【教學新知】全媒體大樓「直播串流實景棚」(OM101):培育網路直播實境節目的高手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全媒體大樓「直播串流實景棚」(OM101)-培育網路直播實境節目的高手,本文介紹位於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一樓的專業攝影教室「直播串流實景棚」(Practical Set Live Studio),直播串流實景棚是一個可以進行EFP多機攝影以及網路直播等任務的空間。擁有媲美業界小型直播攝影棚等級,棚內備有三架SONY FS5攝影機、Aputure燈光系統、無線Tally提示燈系統、55吋大型監看電視等專業設備,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撰文 : 教學資源組 陳曦 現今的數位傳媒發展,無論是影視相關產業或是近年成為主流趨勢的播客PodCast, 兩者都會與網路直播(Livestream)結合。本文介紹的是位於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一樓的專業攝影教室「直播串流實景棚」(Practical Set Live Studio)。 圖一 : 位置(19)為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所在位置 圖二 : 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 ( 世新大學教學資源組-陳曦攝 ) 直播串流實景棚的節目類型相當多元,可包括新聞時事、娛樂綜藝、電商行銷、訪...
More

【教學新知】綠幕教學攝影棚 ( A101 ):結合直播與色鍵技術的創新教學空間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綠幕教學攝影棚 ( A101 ):結合直播與色鍵技術的創新教學空間,本文介紹位於本校大禮堂一樓的專業攝影教室 : 綠幕教學攝影棚(Green Screen Instructional Studio),於113學年度正式落成啟用。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撰文 : 教學資源組 陳曦 圖一 : 位置(15)為世新大學大禮堂所在位置 圖二 : 綠幕教學攝影棚(A101) ( 世新大學教學資源組-陳曦攝 ) 相較於本校直播串流實景棚(OM101)以及直播串流綠幕棚(OM401-OM402),綠幕教學攝影棚(A101)是將兩者之間的特色結合,同時具備一至三機直播串流與綠幕色鍵(Chroma key)去背合成技術,擁有媲美業界小型直播攝影棚等級的副控室。 極為寬敞的場域是本攝影棚的最大特色,不僅可以一次容納多位學生,也可以加以應用佈置成各式拍攝空間,不僅可以讓學生練習拍攝電影、電視、廣告等課程技巧,同時也可以提供各科系的專業課程與校務相關活動使用。 圖三 : 綠幕教學攝影棚(A101) ( 世新大學教學...
More

【教學發展中心通知】1130321:3月24日(一)起,辦理「專業教學場域與設備之介紹及借用」教育訓練,歡迎報名!

為了讓本校專兼任教師瞭解113學年度專業教學場域、一般與專業設備及相關使用須知,教學發展中心特於3月24日(一)起,辦理多場次「專業教學場域與設備之介紹及借用」教育訓練課程,資訊如下: 一、對象:本校113-2課程總表中之授課教師與教學助理。(不包含一般學生)。 113-2新進教師與課程會使用全媒體大樓、A101攝影棚、L101攝影棚、GB101言論播客間等專業教學場域、一般及專業器材之授課教師,請務必報名參加。 二、時間與課表: 三、報名方式:報名時間至 03/22 下午12點前至以下表單完成報名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c2QSjLTn8AK9_tzl1fvlap0ZCDg8JcBfcDm_9BmvqOCsfW6A/viewform?usp=header 四、聯絡人:教學發展中心 教學資源組組長李宗道 分機 82338
More

【教學新知】(轉載)AI進入校園後,學生如何看待?

隨著 AI 工具逐步融入教學現場,教師可運用 AI 提供個人化學習內容、快速產製輔助教材,甚至幫助學生撰寫專題報告。然而,學生對 AI 的接受度不一,有人認為 AI 能提升學習效率,也有人則更偏好真人互動。與此同時,如何引導學生理解 AI 的風險並培養批判性思考,已成為教師的重要課題。 AI 在教育場域的發展勢不可擋,教師該如何應對這場變革?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AI進入校園後,學生如何看待?美國教育界的第一手經驗,或許能帶來新的啟發。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Meta公佈「2025關鍵社群趨勢」 AI推動廣告創作、影片仍最吸睛

Meta為目前亞太區為全球最活躍社群,擁有超過 23 億用戶,並持續以高於全球平均的速度成長。對此,Meta揭露2025五大關鍵社群趨勢,協助品牌掌握市場脈動,以創新技術與策略應對變化,全面提升品牌影響力。   (轉載)Meta公佈「2025關鍵社群趨勢」AI推動廣告創作、影片仍最吸睛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數位轉生?論AI復活與個資法

許多科技新創公司都正著手研究或推出「數位轉生」服務,使往生者於AI中重生。藉由2項關於逝者的「個人資料」素材或資料,例如「肖像」照片、「聲音」資料,就可能完成「AI復活」商品。然而「AI復活」在法律規範層面仍有高度爭議或風險,不僅涉及道德倫理的議題,更涉及重要法律爭議,應審慎評估及修法處理。 (轉載)數位轉生?論AI復活與個資法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大學走入偏鄉推廣法治教育,多元素材納AI、動漫助學習

「中小學及社區法治教育計畫」是教育部今年度補助的計畫,目的是透過大學法律系所的服務與實習,將法律知識與法治理念帶入偏鄉地區。 教學發展中心特別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大學走入偏鄉推廣法治教育,多元素材納AI、動漫助學習。介紹大學如何走入偏鄉推廣法治教育以實踐「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的「連結區域學校資源,協助城鄉教育發展」核心目標。我校法律系也積極參與此計畫,作為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的一部分。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因應高教人才斷層-提升教研人員待遇計畫/跨域育才對接產業需求,留才、攬才接軌國際

因應產業蓬勃發展、高教人才薪資結構鬆綁不易的現實,教育部以融合產業與學術的博士獎學金制度、擴大彈性薪資加碼補助制度及調升學術研究加給,強化扎根育才、本土留才、國際攬才的效果,同時透過制度設計,藉由支持年輕教師和國際學者維持學術界的人才流動,在少子化浪潮持續來襲時,提前預防高教人才斷層的危機。 (轉載)因應高教人才斷層-提升教研人員待遇計畫/跨域育才對接產業需求,留才、攬才接軌國際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改變學習新模式|數位化教學策略與自主學習計畫;運用自主學習模式於課堂教學之芻議

當教學的形式有了更多新面貌,這意味著教育者面臨極大的轉型挑戰。「沒有好的教學活動,我們只是在把教材數位化。」在課程的設計上更需要融入素養而非單純工具的使用。由教育部提供的數位教學結合自主學習四學流程:學生自學、組內共學、組間互學、教師導學為基礎,實際延伸出新型態的教學架構。   (轉載)改變學習新模式|數位化教學策略與自主學習計畫   (轉載)運用自主學習模式於課堂教學之芻議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世鑫獎】2025年第三屆世鑫獎即日起開始報名!敬請踴躍報名參加!

2025年第三屆世鑫獎即日起開始報名,詳細說明如下: 壹、活動主旨: 本校為發展辦學特色,根據《世新大學世鑫獎競賽辦法》,由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規劃「世新大學世鑫獎」競賽活動,鼓勵本校學生產製優秀畢業展演成果、影視作品及大學社會責任學習成果。  貳、報名資格 本競賽參賽者資格為本校各學制具有正式學籍之學生。報名作品須為在學時期原創自製。 參、獎勵類型: 本競賽獎勵類型分成「畢業展演類」、「影視製作類」與「大學社會責任類」。每一參賽者參賽作品件數不限,同一作品僅能擇一獎勵類型報名。2025年(114年)辦理獎項如下: 一、畢業展演類: 競賽作品為各學制畢業製作與展演課程所產出之「畢展企劃書」或「畢展成果報告」,由開課單位統籌報名。 競賽獎項包括最佳策展、最佳行銷、最佳創意、特別獎。「最佳策展獎」限定畢業班統籌策展小組(系級)報名。 畢業展演類 最佳策展 最佳行銷 最佳創意 特別獎 「最佳策展」限定畢業班統籌策展小組(系級)報名 評審標準為「主題內容」40%、...
More

【轉知】亞洲大學語文教學研究發展中心於114年5月9日(五)辦理「教師英語教學(EMI)研習」講座

一、講座資訊: (一)第1場: 1、 講座主題:探究式ESAP寫作產出: 語言教師與EMI領域 銜接Exploratory ESAP Writing Output: Bridging Language Teaching and the EMI。 2、 主講人:國立中正大學陳玟君副教授兼語言中心主 任。 3、 日期與時間:114年5月9日(星期五)下午13時10分至下 午14時50分。 4、研習時數:2小時。  (二)第2場: 1、 講座主題:從學生視角出發:EMI融合自主學習在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課程中的教學經驗分享From the Student's Perspective: Sharing Teaching Experiences of EMI Integration with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 Social Policy and Social Legislation Courses。 2、主講人: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陳秀靜助理教 授。 3、 日期與時間:114年5月9日(星期五)下午3時10...
More

【轉知】114年5月29日(四)國立中興大學與大葉大學合作辦理之「EM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Native Speaker」教師講座

一、為協助各大專院校提升EMI課程之教學知能,本校EMI教學 資源中心與大葉大學合作辦理旨揭工作坊,秉持資源共享 理念,提升EMI課程教學之助益及成效。 二、旨揭教師講座資訊如下: (一)主題:EM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Native Speaker。 (二)講者:杜凱蕾副教授(東海大學國際學院)。 (三)時間:114年5月29日(星期四)10:00-12:00。 (四)地點:採混成方式進行。線上為Google Meet;實體地點 為大葉大學外語大樓J310。 三、報名資訊: (一)報名日期:即日起至114年5月22日(星期四)中午12時 止。 (二)報名對象:全國大專校院教師。 (三)報名連結:https://emitlc.nchu.edu.tw/workshop /51。 四、檢附旨揭工作坊海報如附件。 五、如有相關問題,請洽詢國立中興大學雙語教學推動資源中心柯小姐,電話:04-22840153分機22,電子郵件: ke0409@nchu.edu.tw。
More

【轉知】佛光大學訂於114年5月份辦理2場「教師知能線上研習」

(一)活動一: 1、活動名稱:EMI的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 2、講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文學系羅美蘭副教授。 3、時間:114年05月07日(三)12:30至14:00。 4、地點:線上MS-Teams。 5、報名網址:https://reurl.cc/G5yG0x。 (二)活動二: 1、活動名稱:性別議題融入教學實踐研究。 2、講者: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張德勝教授兼任主秘。 3、時間:114年05月14日(三)12:30至14:00。 4、地點:線上MS-Teams。 5、報名網址:https://reurl.cc/RLG20n。 二、研習證明:演講結束後,於回饋問卷填寫後,再請填寫研習證明需求表索取研習證明。 三、聯絡資訊:佛光大學教務處教師專業發展中心吳雅靜小姐,電話:(03)9871000分機11126。
More

【EMI】學術交流基金會舉辦 「2025傅爾布萊特國際雙語論壇」(報名至4/21截止)

教育部函知學術交流基金會舉辦 「2025傅爾布萊特國際雙語論壇」活動訊息,並歡迎本校教師踴躍參與。活動摘要如下: 台北場次: 日期:114年5月6日(二)上午10時至16時30分 時間:10:00-16:30 (上午9:30 開放簽到入場) 報名對象:全國大專院校教師地點: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106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81號2樓 (億光大樓) 本活動全程以英語進行。 高雄場次: 日期:114年5月9日(星期五)下午2時至5時 時間:14:00-17:00 (下午 13:30 開放簽到入場) 報名對象:全國大專院校教師地點:高雄日航酒店/806023高雄市前鎮區林森四路268號 本活動全程以英語進行。 線上報名:https://forms.gle/ZLbuejAEtix4Fgec6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4月21日(一)止
More

【轉知】南臺科技大學辦理於114/5/7辦理「一頁A4,打造專屬課程AI家教,課堂輔助超給力!」專題講座(4/25截止報名)

一、旨揭活動邀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資訊與測驗統計研究所李政軒教授分享如何使用一頁A4輕鬆打造專屬AI家教,讓AI陪伴每位學生,並量身訂做個人化學習路徑,隨時為學生解惑與即時回饋,讓學生學得更主動、老師教得更輕鬆。 二、活動資訊: (一)時間:114年5月7日(星期三)14:30-17:30 (14:20開始報到)。 (二)地點:南臺科技大學T509電腦教室。 (三)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2vVzhuqy2yoqZMdC9 (四)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14年4月25日(星期五)。 (五)研習名額:50人(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More

【轉知】國立宜蘭大學辦理「跨領域溝通技巧與溝通策略設計」工作坊

 活動資訊如下: (一) 活動時間:114年5月16日(五) 13:00~17:00。 (二) 活動名稱:「跨領域溝通技巧與溝通策略設計」。 (三) 講者:楊東岳執行長(大玩創意)。 (四) 活動地點:國立宜蘭大學教穡大樓211研習室(校址:宜蘭市神農路一段一號)。 (五)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gvaGBkoYEMdXs5ir9
More

【轉知】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於114/7/18辦理「2025教學實踐研究研討會」(114/6/16截止報名)

一、為推動教育部高教深耕及教學實踐研究計畫,鼓勵教師發展教學實踐研究及創新,提供大專院校教學實踐研究之成果發表平臺,本校辦理「2025教學實踐研究研討會活動暨海報論文發表及競賽」,歡迎教師踴躍報名參加。 二、重要時程及資訊: (一)活動時間: 1、線上研討會:114年7月18日(五)13:00-16:30。 2、線上海報論文競賽:114年7月3日(四)(本日僅參賽者參與)。 3、線上海報論文展覽:114年7月7日(一)至7月31日(四),全天開放。 (二)活動地點: 1、線上研討會:採全程直播,頻道入口請關注活動頁面(https://higheredu.nkust.edu.tw/event/1350)。 2、線上海報論文競賽:另行通知參賽者。 3、線上海報論文展覽: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教發中心線上展覽網站(http://acad.exhibition.nkust.edu.tw/)。 (三)活動報名及海報論文投稿:即日起至114年6月16日(一) 止, 請至線上報名表單填寫及上傳資料:https://forms.gle/yfCyoM...
More

【轉知】國立中山大學辦理「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評量工具及方法工作坊」(5/4報名截止)

一、教育部為擴大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之效益,啟動區域基地計畫,希冀透過區域基地學校舉辦之各類活動,共構教學實踐支持網絡,推動教師支持系統,落實以學生為核心之教學實踐研究之任務。 二、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南區區域基地特辦理旨揭工作坊分享教學實踐研究中常見的評量工具與方法之計畫撰寫與執行經驗,期使更多教師加入申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三、講座相關資訊: (一)主題: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評量工具及方法 (二)主講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資訊與財金管理系 王貞淑教授(榮獲108、110、112年度教學實踐研究績優計畫) (三)時間:114年5月9日(星期五)14時至16時。 (四)地點:中山大學國研大樓3樓 3002教室。 (五)參與對象:各公私立大專校院教師及對本活動有興趣參與者。 四、報名時間:即日起截至114年5月4日(星期日),人數限額30人,額滿即截止報名。 五、報名連結:https://reurl.cc/paZOLb。 六、全程參與者提供教師研習時數證明。檢附海報檔案,敬請協助宣傳。 七、本案聯絡人:國立中山大學教務處教發中心吳岱...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