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新知】影音播客直播間(M105):《哈囉,午安》、《翠谷名人播客室》、《我愛芳鄰》節目技術實作

撰文/世新廣播電臺實習副台長許恩齊、指導老師倪琇茹 圖片/世新廣播電臺提供

世新大學秉持「數位傳播貫穿各學門」的教育理念,善用數位工具,讓學生走進真實世界、用創作對話時代。在每一次實作與每一段故事中,累積不只是技術,更是洞察與思辨的力量,培養出能與業界並駕齊驅、甚至領航未來的實力,讓世新始終站在媒體教育的最前端。本文介紹於管理學院一樓的「 影音播客直播間」(Podcast/ Live Streaming Studio)(M105),本校師生在此實際應用、整合創意與技術的代表性節目。

《哈囉,午安》音樂節目與字幕模組應用

哈囉,午安》由世新廣播電臺實習團隊主持與製作,每週一至週四中午 12 點至 13 點於影音播客直播間現場播出,並於 AM729、FM88.1 及 YouTube 同步直播。節目所使用的麥克風及音樂播放裝置透過 Soundcraft Si Expression 2 數位混音器輸出,再經由棚內預留接線傳送至副控室的 Behringer X32 Compact 混音器。

圖一:《哈囉,午安》節目現場畫面。主持人使用 Sennheiser MD421 II 動圈式麥克風與 Soundcraft Si Expression 2 數位混音器進行即時收音(翻攝自《哈囉,午安》YouTube 頻道)

 

影像技術方面,因《哈囉,午安》為音樂類型節目,節目中會播放多首歌曲,團隊設計於 OBS 中使用 Text Slideshow Plug-in,將歌名呈現於畫面中。該外掛可事先輸入多首歌名,並在直播進行時由操作人員於選單中即時切換顯示,而無需重複輸入文字。此功能不僅提升作業效率,也確保字幕內容準確無誤,對於音樂類節目有絕佳輔助效果。

圖二:《哈囉,午安》節目於 OBS 中使用 Text Slideshow Plug-in 快速切換歌曲名稱,簡化流程、提升字幕控制效率(世新廣播電臺實習副臺長—許恩齊攝)

另外,為提升觀眾參與度與節目即時互動效果,製作團隊於直播中整合 YouTube 聊天室訊息。透過自訂 CSS 設定留言板視覺樣式,使其更貼近節目整體風格後,將聊天室畫面嵌入 OBS 場景中,並同步輸出至攝影棚內的 2×2 拼接螢幕,讓現場來賓與主持人能即時看到觀眾留言,達到更高互動性的現場直播體驗。

圖三:《哈囉,午安》節目中以 OBS 畫面整合 YouTube 聊天室,透過 CSS 自訂樣式即時呈現於 2×2 拼接螢幕,提升節目互動性(世新廣播電臺實習副臺長—許恩齊攝)

《翠谷名人播客室》的下游鍵技術與同步串流技術應用

翠谷名人播客室》為世新大學出品、世新廣播電臺執行製作的訪談節目,每週五中午 12 點至 13 點現場直播,邀請各系所教師主持,訪談業界名人與優秀校友,並同步於 AM729、FM88.1 與 YouTube 播出。節目現場配置以兩張白色沙發為主,搭配 MD421 II 麥克風與懸臂架收音。

圖四:《翠谷名人播客室》節目現場畫面,採用雙人沙發配置搭配懸臂架與 MD421 II 麥克風進行收音。畫面下方人名 Bar 以 OBS Downstream Keyer 外掛呈現(翻攝自《世新廣播電臺》YouTube 頻道)

影像技術方面,考量到節目中經常需要即時顯示主持人與來賓姓名、職稱等資訊,團隊特別導入 OBS 的 Downstream Keyer Plug-in(下游鍵外掛)進行人名 Bar 的控制。此功能能讓操作人員將預先設計好的姓名條圖像或文字層,作為下游鍵進行獨立切換與淡入淡出,不影響主畫面訊號。該功能不僅提升直播畫面的一致性與專業度,也能靈活應對不同段落或來賓變更,強化資訊呈現的效率與彈性。此外,節目亦整合 Uno Overlays 工具,讓操作人員可即時於 OBS 畫面中疊加段落 Lower-Third 小標,強化畫面導讀效果。

圖五:左為 Uno Overlays 操作介面,可即時編輯與切換段落小標文字;右上為《翠谷名人播客室》節目實際畫面,畫面中套用 Uno Overlays 小標,提升段落導讀效果(世新廣播電臺實習副臺長—許恩齊攝;翻攝自《世新廣播電臺》YouTube 頻道)

為擴大節目觸及觀眾群並強化多平台曝光,《翠谷名人播客室》曾於一段期間同步於 YouTube 與 Facebook 進行直播。為實現多平台串流,團隊於 OBS 中使用 Multiple RTMP Outputs Plug-in,能將單一直播訊號分流推送至多個平台。該外掛提供穩定的多軌道串流支援,並可自訂各平台串流參數,減少轉檔與重複編碼的技術壓力,極大提升節目發佈的彈性與效率。

《我愛芳鄰》的現場畫面輸出軟體與遠端互動整合實作

圖六:《我愛芳鄰》節目畫面截圖,主題為「華興里-光明戲院」。現場透過 ProPresenter 控制彩幕與字幕同步輸出,畫面經多畫面設計後整合至 OBS 直播畫面與棚內拼接螢幕(翻攝自《世新廣播電臺》YouTube 頻道)

我愛芳鄰》為世新廣播電臺節目部製作、實習團隊執行之在地關懷單元節目,每學期播出一次。113 學年度上學期以「華興里-光明戲院」為主題,節目部多次進行實地田調與影像紀錄,並邀請創作相關歌曲的校友黃介甫至節目中分享自身故事。

技術層面,考量到節目融合影像紀錄、音樂演出與現場導播多元需求,本次導入 ProPresenter 作為內容播放控制系統。ProPresenter 是一款專為教會、舞台演出與直播活動設計的多媒體播放軟體,支援多畫面輸出、即時字幕與媒體素材管理功能。

圖七:ProPresenter 軟體操作介面畫面(左上)與 Stage Display(舞台提示螢幕) 預覽畫面(右下),顯示節目進行中「歌曲段落」的實際投影配置。操作人員可同步控制彩幕畫面、OBS 歌詞字幕與提詞螢幕,達到多畫面即時同步,提升現場演出與技術整合效率(世新廣播電臺實習副臺長—許恩齊攝)

在本集節目中,ProPresenter 負責輸出現場彩幕影片、文字與動靜態圖像素材,並透過多畫面設定,將主控畫面輸出至棚內的 Stage Display(舞台提示螢幕)、OBS 直播畫面中的歌詞區域,以及畫面側 Bar。此外,ProPresenter 亦可將彩幕畫面經由 HDMI 分配器與拼接切換器,輸出至攝影棚內的 2×2 拼接電視牆,用作節目主視覺的即時背景,進一步提升現場視覺呈現效果與資訊傳遞的整合度。這樣的操作方式,讓現場主持人與演出者可即時掌握進度提示,同時觀眾也能同步獲得清楚、完整的資訊顯示,大幅提升了節目的演示效果與專業度。

值得一提的是,節目原規劃中包含一段來賓現場演唱橋段,透過 ProPresenter 的播放控制功能,可使彩幕、OBS 中的歌詞字幕與棚內提詞螢幕三者同步切換,實現高整合度的表演輔助。操作人員只需在 ProPresenter 中切換歌詞投影頁面,便能一鍵控制所有畫面更新,無需額外重複操作。然而,來賓當日因身體不適未能現場演唱,該段演出最終以播放歌曲替代。

圖八:《我愛芳鄰》節目中歌曲段落畫面。畫面可見 ProPresenter 同步輸出歌詞至彩幕與 OBS 字幕區,搭配棚內提詞系統實現三方同步控制,提供主持與觀眾即時資訊提示,提升多畫面協調下的演出流暢度與專業感(翻攝自《世新廣播電臺》YouTube 頻道)

本學期第二集《我愛芳鄰》節目預計於六月中旬進行直播,主題聚焦「木柵動物園」,以關懷在地文化與自然環境為主軸。此次預計首度嘗試以 SRT(Secure Reliable Transport)技術進行雙地點連線,由一組團隊於校內 M105 影音播客直播間導播與主持,另一組於木柵動物園現場連線互動。透過 SRT 技術的低延遲、高穩定傳輸特性,期望達到現場導播與外景畫面、聲音的即時同步,打造跨場域、跨平台的影音互動教學示範案例。

結語:將技術轉化為溝通力

在這裡,學生不只是學會操作,更學會如何善用科技說故事。無論是節目企劃、分工合作、現場燈光音控,還是導播流程與即時反應,都在一檔又一檔實作節目中被反覆鍛鍊與內化。像《哈囉,午安》這類高頻次播出節目,更讓學生在有限時間中歷經現場壓力與節奏挑戰,在一次次真實任務中成長茁壯。

而最珍貴的,是這裡讓每一件作品都不只是完成任務,而是真正帶著理解與溫度。M105 成為學生走入社區、貼近現場、連結社會的媒介,也成為他們將技術轉化為溝通力量的起點 – 一座讓內容發光的舞台,一個讓夢想落地的所在。

📌 關於世新廣播電臺 Shih Hsin Radio Station
成立於 1958 年 9 月 1 日,至今已逾一甲子,目前為全國唯一同時擁有 AM、FM、AOD 串流、影音播客直播的校園電臺
▶ 官網:https://shrs.shu.edu.tw/
▶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AM729FM88.1/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hrs_1958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