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像《孟子》、《世說新語》、《經典童話》變成互動遊戲嗎?透過 AI 協作與數位平台,將古典文學轉化為結合「社會包容」議題的解謎遊戲,讓學生在「玩中學」、於故事中感受人文關懷,進而轉化為行動力;即使沒有資訊背景,學生也能創作出兼具深度與溫度的教學成果。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小孩才做選擇,人文、數位我全都要。這項創新教學案例,為課堂帶來嶄新靈感與應用視野,歡迎各位教師參閱,共同探索經典文學與教學創新的美妙融合!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
【教學新知】(轉載)二○二五兒少大未來問卷調查:中學生嚮往職業 半導體工程師由黑翻紅|中學生組 中學男生關注科技業 女生偏愛動漫畫
國語日報社二○二五「兒少大未來」職業探索問卷調查結果,小學生最喜歡職業前三名是職業運動員、電競選手、麵包糕點師;中學生最喜歡職業前三名是畫家(含插畫家、漫畫家、電腦動畫)、半導體製程工程師,心理輔導師與醫師、電腦工程師、電競選手、麵包糕點師並列第三名;其中受AI人工智慧浪潮、台積電矽盾產業影響,半導體製程工程師從去年中學生不喜歡職業第八名,由黑翻紅,首度擠進最喜歡職業第二名。
(轉載)二○二五兒少大未來問卷調查 中學生嚮往職業 半導體工程師由黑翻紅
(轉載)2025兒少大未來問卷調查 中學生組 中學男生關注科技業 女生偏愛動漫畫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Dreamina AI:免費的生圖AI工具(三):編輯功能
編輯/整理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資源組 汪芩
Dreamina AI的多種編輯工具
Dreamina AI內建多種編輯工具,讓使用者可以在AI生成的圖片基礎上進一步微調,提升創作自由度。
主要編輯功能
局部重繪
允許選擇圖片的特定區域,並讓 AI 重新生成內容
適用於修改細節、調整人物表情或更換背景
圖說:局部修改狗狗的項圈細節
畫布擴展
可延展圖片範圍,生成更完整、更寬廣的畫面
適合用來擴充風景圖、創作全景式藝術
圖說:原圖與擴展圖
筆刷修復與移除工具
可以去除不想要的元素,AI會自動補齊畫面
讓作品更加乾淨、自然
圖說:擦除機器人右前腳
結語
學生可以選擇圖片的特定區域,讓AI重新生成該部分內容,應用於修改細節、調整角色表情、替換背景等。
或者修改畫作細節,還原古代場景,將人物服裝改為歷史服飾。還有延展圖片範圍,AI自動補全畫面,適合用於風景畫、全景圖的創作。
...
More
【教學新知】Dreamina AI:免費的生圖AI工具(二):文生圖教學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資組汪芩與Chatgpt共同協作編輯
文字生成圖片
Dreamina AI支援文字生成圖片,用戶可以透過輸入描述,讓AI生成對應風格的圖像。以下是根據Dreamina AI教學擷取出的詳細的文字生成圖片教學:
進入Dreamina AI官網
前往 Dreamina AI 官方網站
點擊右上角「登入」,使用 Google、TikTok或Facebook登入
進入「影像生成」頁面
圖說:Dreamina ai會員登入頁面
輸入文字提示詞
在輸入框中輸入您想要的描述,例如:
「未來城市,霓虹燈,賽博龐克風格」
「魔法森林,奇幻風格,夢幻光影」
支援中文和英文描述
可加入細節提高畫面質量,例如:
「高解析度」「8K 細節」「超現實主義」等
圖說:Dreamina ai文字指示畫面
選擇風格與設定
Dreamina AI提供多種風格選擇:
寫實風格
動漫風格
油畫風...
More
【教學新知】Dreamina AI:免費的生圖AI工具(一):優缺點與使用限制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資組汪芩與Chatgpt共同協作編輯
簡介
抖音旗下推出的一款獨立軟體AI圖像生成工具-Dreamina ai,以「各位創作者提供快速創作數位藝術的能力」為主旨,為各位使用者或嘗試新技術的興趣玩家提供免費輕鬆生成各種風格的圖像的功能,滿足不同需求。
Dreamina Ai的優勢
相較於Midjourney、DALL·E這類AI生成工具,Dreamina AI目前完全免費,無需訂閱或充值,可以無限次生成圖片與作品。
1. 完全免費,無限制使用
Dreamina AI:目前完全免費,無需訂閱或充值,且不限生成次數
Midjourney:需訂閱($10/月起),否則無法使用
DALL·E 3:免費額度有限,超過需付費
Stable Diffusion:雖然免費,但需下載模型並手動配置
適合不想花錢但又想體驗AI生成的人
2. 支援中文提示詞,對中文使用者友善
Dreamina AI:可直接使用中文提示詞,不必擔心AI無法理解語意
Midjourney:主要支援英文,中文輸入可能會...
More
【教學新知】(轉載)深入《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技術:從幕後看電影技術創新與挑戰等二篇分享
Netflix熱門影集《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近期在全球爆紅,其中「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不僅成為導演展現風格的利器,也為學生提供深入了解影像敘事節奏與演員調度的寶貴機會。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深入《混沌少年時》的一鏡到底技術:從幕後看電影技術的創新與挑戰」等二篇分享。透過長鏡頭調度、無縫轉場與演員表演節奏,揭示影像創作背後的高度專業默契與創新挑戰。
此作品融合劇本分析、攝影技術與社會議題探討,或有助於學生從技術與敘事雙重面向掌握影視創作核心價值。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轉載1)「深入《混沌少年時》的一鏡到底技術:從幕後看電影技術的創新與挑戰
(轉載2)《混沌少年時》揭秘焦慮世代Emoji暗語文化背後符碼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
More
【教學新知】(轉載)大學怎麼變,幫助新課綱生適應學習?「大一年」陪Z世代找學習動機
首批新課綱學生多數已進入大學,學校如何因應Z世代學生的特質與學習模式做改變,支持學生展開學習?當家長與老師愈認識世代間的不同特質,就更能思考如何幫助孩子學習與成長。清大教授焦傳金從參與美國「大一年會」的收穫中,分享大學端能在學生入學的關鍵第一年著力的面向。
(轉載)大學怎麼變,幫助新課綱生適應學習?「大一年」陪Z世代找學習動機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記者如何擁抱網紅文化?記者與網紅角色互換的「重啟人生」
在社群與AI時代,記者與網紅之間的界線日漸模糊。作者黃哲斌指出,若資訊基於事實,專業記者與內容創作者本質相近。新聞業正變得更個人化、互動化,也更依賴社群平台。他呼籲雙方攜手合作,制定行業倫理標準,提升資訊素養,共同打造可信賴的資訊生態系統。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記者如何擁抱網紅文化?記者與網紅角色互換的「重啟人生」。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AI不能光說不「練」,資料治理也不是一個人的武林
在AI與數位經濟高速發展當下,如何建構健全的資料治理系統,成為推動主權AI的關鍵挑戰。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AI不能光說不「練」,資料治理也不是一個人的武林。
文中指出未來需強化著作權法規調適、應用推廣及算力配套;對教師而言,這不僅影響AI工具的教學應用,也關係到教學素材的合法性與教育創新的發展空間。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示意圖:本圖由巧玲與ChatGPT_Andy協作生成)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全媒體大樓「動作捕捉虛擬攝影棚」(OM801):數位身體語言的魔法工場
撰文 : 教學資源組 張愷哲
數位新媒體時代的來臨,世新大學持續並積極地全面性發展「全媒體教育」,2019年「全媒體大樓」正式啟用,提供一個激發學生學習動力,與產業界先端科技接軌的數位整合環境。本文介紹的是位於全媒體大樓八樓的「動作捕捉虛擬攝影棚」(Motion Capture Virtual Studio)。
八樓的虛擬攝影棚,除了綠幕之外,其中的核心便是動作捕捉系統。動作捕捉是一種將真人或實物的動作數位化並導入電腦的技術。借助此技術,可在影像製作中使用建模生成的3D角色,重現更逼真、更人性化的動作。此技術已廣泛應用於電影、動畫和遊戲創作中。
全媒體大樓主要配置了兩種動作捕捉系統,分別是「光學式動作捕捉系統」(Optitrack)及「電磁式便攜動作捕捉系統」(Mocopi)。並且都可以配合不同的電磁式動作捕捉手套(MANUS Quantum Mocap Metagloves與ROKOKO Smartglove),再加上臉部表情捕捉系統(Faceware)或iPhone APP (LiveLink Face)等捕捉臉部表情,來...
More
【教學新知】全媒體五樓「音樂與聲音教學專區」(OM501、OM502、OM503)打造聲音教學與創作的理想基地
撰文:廣電系專任講師 李武錚
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 5 樓的錄音空間,整合了OM501(錄控室Control Room)、OM502(錄音空間Tracking Room練團室)與OM503(編曲室),構成一條從收音、混音到編曲製作的完整聲音工作流程。無論是教學應用、課程實作或創作實驗,這裡都是培養專業素養與創意實踐的核心場域。
一、OM 501(錄控室Control Room)
經聲學設計優化,具備獨立隔音錄音棚與監聽空間,適用於聲音劇場、旁白配音、Podcast 與各類聲音錄製課程。設備配置與操作流程貼近業界標準,讓學生在實務中學習聲音捕捉與表達。
本錄音室的錄控室專為專業音樂製作、混音及母帶處理設計,擁有一流的硬體設備與聲學環境,確保高品質的音頻監聽與處理。
圖一 : 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五樓的錄控室(OM501)
(一)高階數位音樂Pro Tools工作站:用於專業音樂製作、錄音、混音和後期製作。它提供強大的音頻處理能力和高精度的音質,適合用於錄製多軌音頻、編輯音樂素材、設計聲效及進行母帶處理。Pro Tools工作站配備高...
More
【教學新知】全媒體大樓「音樂創作/錄音與聲音設計專區」(OM501、OM502、OM503):接軌流行音樂與新媒體影音產業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全媒體大樓「音樂創作/錄音與聲音設計專區」(OM501、OM502、OM503):接軌流行音樂與新媒體影音產業,本文介紹位於全媒體大樓五樓「音樂創作/錄音與聲音設計專區」(Music Composing Sound Designing and Recording Zone),共分為三間專業錄音教室,分別為「錄控室OM501」(Control Room)、「錄音空間/練團室OM502」(Tracking Room)、「編曲室OM503」(Music Production Studio)。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撰文 : 教學資源組 陳曦
圖一: 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 ( 世新大學教學資源組-陳曦攝 )
三間專業錄音室從所有軟體、硬體,再到隔音與所有環境因素,皆為本校專業教師與廠商經過多次討論規劃完成,整套系統媲美業界等級,可供動畫、電影、音樂專輯製作之錄音、混音任務。
圖二 : 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五樓錄控室(OM501)
圖三 : 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五樓錄音空間/練團室(OM502)
圖四 : 世新大學全媒體...
More
【教學新知】開源軟體OBS Studio:網路直播+線上教學上手攻略
撰文:教學資源組 王中平
OBS(Open Broadcaster Software)已經成為直播與錄製影片不可或缺的熱門免費開源軟體工具。無論是實況主、教師或專業媒體工作者,都能透過它快速實現高品質的影音輸出。本校有網路直播功能的專業教室包如「綠幕教學攝影棚(A101)」、「直播串流實景棚(OM101)」、「圓桌影音播客直播間(GB101)」、「直播串流綠幕棚(OM401、OM402)」等,均已配置此系統,但初次接觸OBS Studio時,繁多的功能和複雜的介面常讓人不知從何開始。以下快速指南,帶你掌握OBS 核心功能及注意事項:
🚀 一、OBS 的核心功能與特質:
圖一 : 本校專業實習教室,有多處已配備 OBS Studio系統
圖二 : OBS Studio 軟體 ICON
免費開源且高彈性: 支援多平台(Windows/Mac/Linux),且能自由設定視訊、音訊來源及多場景切換。
直播、錄影雙用途: 一鍵即可切換直播或本地錄製,支援多種串流平台(如YouTube、Facebook、ACCUPASS 等多個直播平台等)。
...
More
【教學新知】全媒體大樓「直播串流綠幕棚」(OM401、OM402):影視創作的核心場域
撰文 : 教學資源組 陳曦
本次介紹的是位於世新大學校區內全媒體大樓四樓的兩間專業攝影教室: 直播串流綠幕棚(Green Screen Live Production Studio)。本專區教室編號為OM401及OM402,均結合「綠幕」、「直播」與「多機拍攝」三大功能,空間規劃設計適合小組形式執行社群直播任務。
圖一 : 位置(19)為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所在位置
圖二 : 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 ( 世新大學教學資源組-陳曦攝 )
本專區之特色為運用影像合成系統CHROMA KEY去除背景,可以將3D場景合成,並能自由變換與調整移動,或使用較不可調整變動的2D場景,執行直播串流節目任務,例如進行體育賽事播報、運動主播評論等課程的訓練。
圖三 : 位於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三樓的直播串流綠幕棚 (OM401) ( 世新大學教學資源組-陳曦攝 )
圖四 : 位於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三樓的直播串流綠幕棚 (OM402) ( 世新大學教學資源組-陳曦攝 )
兩座直播串流綠幕棚都備有三架...
More
【教學新知】全媒體大樓「新聞攝影棚」(OM301):培育新聞主播的搖籃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全媒體大樓「新聞攝影棚」(OM301):培育新聞主播的搖籃,本文介紹本校2020年所啟用的全媒體大樓三樓,以業界新聞編輯室之規格打造「全媒體新聞教學專區」(Omni-Media News Zone),建置專業主播台、實景與虛擬主播棚,成為新聞學系以及對主持播報有興趣學子的重要訓練基地。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撰文 : 教學資源組 陳曦
圖一: 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 ( 世新大學教學資源組-陳曦攝 )
圖二 : 位置(19)為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所在位置
「新聞攝影棚」(OM301)以業界「壹電視」為靈感設計場域,擁有媲美業界規格的虛擬播報綠幕棚,以單機拍攝為主,並可採雙向攝影,依照需求更換不同虛擬背景或是實景棚,棚外編輯區則配備多部播放各家即時新聞的大型電視,讓主播能即時掌握最新動態消息。
圖三 : 具流體線條設計,空間感放大外,動線更是直覺 ( 世新大學教學資源組-陳曦攝 )
「新聞攝影棚」具備了「導播/編輯」、「攝影/燈光/收音」、「主持/播報」三大重點元素。
在主播播報新聞的同...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