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於11月18日正式發表Gemini 3 Pro,官方將其定義為Google有史以來最強大的AI模型。除了基礎跑分的全面提升,這次更新最關鍵的突破,在於引入了深度思考與「代理人(Agent)」能力。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博士生等級的AI助理來了!Google Gemini 3 Pro 四大功能一次看|Gemini 3 開啟智慧新紀元,如果說之前的AI競賽是在拚誰答得更快,Gemini 3 Pro要比的就是誰思考得更深。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示意圖:本圖由許乃倫與ChatGPT 協作生成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企劃管考組公告
【公告】115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申請,公職人員或其關係人身分揭露配合事宜
親愛的師長您好:
115年度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於114年11月20日開放徵件,
詳細內容請參閱115年度計畫徵件配合及注意事項說明、計畫格式與經費說明。
敬請種子教師與有意申請的師長們踴躍提出申請。
另教育部來函提醒(11/20) ,本計畫須依循《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相關規定辦理 。
為確保所有申請程序符合法規要求,將請協助確認並表明身分關係 。
以免若有違反,將可能處新臺幣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項 目
說 明
🗓️ 徵件期間
自114年11月20日(四)至12月9日(二)23:59止
★教師權限申請程序(提供首次申請教師參閱):
【教師端】請上計畫系統註冊身分→【學校端】審核身分→【教師端】審核通過後即可進行計畫上傳等作業。
★請先參閱系統註冊操作手冊後再行填寫,以確保資料正確。
🎯 計畫類型
1.符合計畫主持人資格者可以學門類別申請,含:通識(包括體育)、教育、人文藝術及設計、商業及管理、社會(包括法政)、工程、數理、醫護、生技農科、民生等10個學...
More
【教學新知】(轉載)Google 在台推「點亮 Gemini」系列計畫:2025 助十萬人才 AI 啟航
面對 AI 驅動的教育革新,教師的專業成長正成為關鍵議題。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Google 在台推「點亮 Gemini」系列計畫:2025 助十萬人才 AI 啟航,Google 於台灣推動「點亮 Gemini」計畫,透過扎根 AI 素養、深化專業職能與推動創新應用,已在 2025 年觸及超過十萬名學習者。全球研究指出,AI 技能將成為未來五年內最重要的工作能力之一,而教育現場也迅速感受到學生使用 AI 的普及。此計畫為教師提供系統化資源、工具與認證,協助在教學與行政中有效整合生成式 AI,迎向新時代的教學挑戰與機會。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示意圖:本圖由許乃倫與ChatGPT 協作生成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AI認知與使用率驟升 以人為本報導更具優勢
在生成式 AI 快速普及的趨勢下,全球公眾對 AI 的認知與使用率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也逐漸影響資訊取得與新聞理解方式。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AI認知與使用率驟升 以人為本報導更具優勢,最新國際調查指出,AI 已成為日常搜尋、創作與學習的重要工具,但社會對 AI 主導內容的信任度仍有限,特別是在新聞與公共議題上。對大學教師而言,這不僅代表學生面臨新的資訊環境,也提醒教育者需要同時強化 AI 素養與新聞判讀能力,引導學生在效率與真實性之間做出更成熟的判斷。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示意圖:本圖由許乃倫與ChatGPT 協作生成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AI工具懶人包|幫你搞定搜尋、寫作、簡報與資料整理:12款生產力工具一次收
在 AI 快速變革的當下,教師們不僅要掌握專業知識,更需要理解最新的 AI 工具如何提升教學與研究效率。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AI工具懶人包|幫你搞定搜尋、寫作、簡報與資料整理:12款生產力工具一次收,從資料搜尋、內容生成、簡報製作到專案管理,新一代 AI 工具已成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助力。這篇整理將帶你快速掌握多款主流 AI 應用,協助教師在教學設計、教材發展與行政工作中更有效率,並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與課堂互動。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示意圖:本圖由許乃倫與ChatGPT 協作生成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國安局點名DeepSeek等5款陸製生成式AI 潛藏資安風險
生成式 AI 應用快速普及,但國安局近期依《國家情報工作法》抽測 DeepSeek 等 5 款中國大陸製語言模型,發現其應用程式存在過度蒐集個資、資料回傳中企伺服器等重大資安風險;生成內容亦呈現中共官宣、歷史偏差與資訊操弄等不實訊息。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國安局點名DeepSeek等5款陸製生成式AI 潛藏資安風險,由於相關資料可能依《國家情報法》被提供特定部門使用,學界與民眾應提高警覺,審慎選用工具並注意個資外洩風險。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社會情緒學習在大學場域的應用
面對當代大學生日益增長的學業、人際與未來規劃壓力,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SEL)提供了一個系統性的解決方案!它旨在協助學生發展「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關係技巧及負責任的決定」等五大核心能力,從根本上強化學生的心理韌性與生活適應力。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社會情緒學習在大學場域的應用
透過課程設計、輔導服務或校園活動,巧妙融入 SEL 元素。不僅能顯著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有效降低壓力,更能提升其學業表現與人際合作能力,將學習從知識傳授昇華為全人發展,為提升大學生學習成效的關鍵策略。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示意圖:本圖由巧玲與ChatGPT_Andy|Gemini協作生成
示意圖:本圖由巧玲與ChatGPT_Andy|Gemini協作生成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
More
【教學新知】115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提案精進講座:林誠夏法制顧問解析AI 創作的學術應用與法律風險
隨著生成式 AI 走入課堂與研究,老師們是否也好奇:AI 創作的著作權界線在哪裡?學生使用 AI 輔助作業的倫理標準又是什麼?
教學發展中心特別邀請鈞理知識產權事務所林誠夏法制顧問,剖析 AI 應用中的法律基礎與學術倫理規範。關鍵在於「人類創意介入的程度」,並強調在論文或教材中使用 AI 輔助時,務必明確標註工具與程度(如遵循 T.A.S.L. 原則),以維護作品的原創性和學術誠信。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115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提案精進講座:林誠夏法制顧問解析AI 創作的學術應用與法律風險。合法地將 AI 導入教學,指引學生養成正確的 AI 使用習慣、避免學術爭議,在 AI 時代下打造創新與誠信兼具的學習環境。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編輯|教學發展中心
為協助教師與同仁掌握生成式 AI 在教學與研究中的合法運用原則,教學發展中心業於 114 年 11 月 5 日舉辦115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提案精進講座,特邀群理知識產權事務所法制顧問林誠夏律師,以「生成式 AI 的合法應用與倫理標示」為題,深入解析 AI 創作的法律基礎、著作權風險及學術倫理規...
More
【轉知】中央大學辦理「臺灣客語寫作培訓營(中部場) 」(報名至11/30前或額滿截止)
一、為加強推行臺灣客語語文教育,擴大參與對象,及培養臺灣客語文章寫作人才,特辦理「臺灣客語寫作培訓營」。將邀請學者專家針對寫作技巧、選文題材、創意思維等相關工作進行講習,透過課程講授及實際寫作指導,培養臺灣客語的基礎寫作人才,提升創作的多樣性。
二、活動摘要如下:
主辦單位:教育部
承辦單位: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
研習時間:114年12月6日(星期六)至12月7日(星期日),共2天。
研習地點:文心241A會議室(臺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三段241號10樓之1)。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114年11月30日(星期日)止。本研習採網路報名,額滿提前截止。
錄取對象:已具備基礎之臺灣客語能力,且熟悉臺灣客語用字與拼音者優先,經審查通過錄取者始得參加本培訓營。本培訓著重於寫作技巧增進,非用字與拼音基礎教學課程。承辦單位將於確認報名資訊後以電子郵件通知報到事宜。正取者若臨時因故無法出席,請務必於開課前5天以E-mail或電話告知承辦人(聯絡電話詳簡章),以利依序遞補參訓,避免資源浪費。考量本培訓活動名額有限,如已錄取者無故未參與培訓,將列入後續培訓...
More
【教學新知】115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提案精進講座:「商管學門」正召集人許嘉文教授剖析撰寫關鍵,引導教師掌握通過要訣
想讓您的教學研究計畫脫穎而出嗎?教學發展中心特別邀請商管學門召集人許嘉文教授,為您深入解析115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審查趨勢與撰寫秘訣。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115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提案精進講座:「商管學門」正召集人許嘉文教授剖析撰寫關鍵,引導教師掌握通過要訣。
許教授強調,「問題意識」、「研究方法連結」與「創新成效呈現」是計畫通過的三大關鍵。更鼓勵老師們從教學現場出發,結合AI與數位工具,展現教學創新的價值。透過本次分享,相信能幫助老師們精準掌握撰寫方向,提升計畫通過率,進而豐富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編輯|教學發展中心
為協助教師掌握教育部115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申請要領,教學發展中心於114年11月5日(三)特邀「商業及管理學門」正召集人、國立中正大學許嘉文教授,舉辦線上講座「商管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申請經驗分享」。許教授以多年參與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審查及推動經驗,深入解析商管學門提案趨勢、常見撰寫迷思及審查重點,吸引眾多教師踴躍線上參與。
圖一:擷取自計畫官網頁面
許嘉文教授指出,商管學門為全十...
More
【教學新知】(轉載)Google搜尋AI模式來了!拍照、語音怎麼找答案?
隨著AI科技日新月異,Google搜尋也進化了!現在透過「AI模式」,可以更有效率地搜尋資訊,即使是複雜的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Google搜尋AI模式來了!拍照、語音怎麼找答案?
AI模式不僅能用文字輸入,還能透過語音或照片搜尋,例如快速辨識商品、比較股價趨勢,甚至規劃旅遊行程!這不僅能幫助老師們更便捷地備課,也能引導學生善用AI工具,提升資料檢索與問題解決能力,讓學習更貼近未來趨勢。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示意圖:本圖由巧玲與ChatGPT_Andy|Gemini協作生成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AI 已經比你聰明,別忘了:你的點贊正在訓練它
OpenAI 執行長指出,「AI 已經比我們聰明了」,真正的挑戰不在於 AI 能做什麼,而在於「我們與它的關係正在改變」。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AI 已經比你聰明,別忘了:你的點贊正在訓練它。
在日常教學與學習中,每一次搜尋、回饋或點擊,都是 AI 學習的素材。這意味著,教師與學生不只是使用者,同時也是訓練者。如何在課堂中運用 AI、引導學生理解與反思 AI 的回饋過程,將成為未來教育的重要課題。
AI 能放大人類的智慧,也能塑造未來的學習方式。面對這場變革,我們仍握有主動權-從教學現場開始,培養學生成為「懂得與 AI 共學」的新世代。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示意圖:本圖由巧玲與ChatGPT_Andy協作生成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
More
【教學新知】(轉載)MIT 研究:過度依賴 AI 會帶來認知失憶
當你輕鬆輸入一句提示,讓 AI 生成完整報告時,大腦其實正在「被外包」。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過度依賴 AI 會帶來認知失憶,MIT 最新研究指出,長期依賴 ChatGPT 等生成式 AI,會削弱大腦的連結性與思考能力,形成一種「認知債務」——今天省下的努力,未來得加倍償還。對教師而言,AI 不該是取代思考的捷徑,而是促進創意與深化學習的夥伴。唯有先思考、再善用 AI,我們才能讓科技輔助成長,而非讓大腦逐漸閒置。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從「餵食」到「引導」:AI時代教學心態的輕鬆升級
在AI快速崛起、知識唾手可得的時代,教師的角色正從「傳遞知識者」轉為「學習引導者」。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從「餵食」到「引導」:AI時代教學心態的輕鬆升級,面對資訊爆炸與學生多元的學習樣貌,教育的核心已不再是「給答案」,而是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啟動思考」。教師若能以開放的心態重新定義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也能在共學中持續成長。從「餵食」到「引導」,這不只是教學方法的升級,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如何在大班教學中給予個別回饋?
在大班教學情境中,教師常面臨學生人數眾多、作業量龐大、個別指導時間不足的挑戰,如何兼顧教學品質與個別化學習需求,成為重要課題。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如何在大班教學中給予個別回饋,本研究以基礎日中翻譯課程為例,探討AI工具如何協助教師在大班中實現即時且具針對性的個別回饋。透過句型可視化、關鍵字提示與自動比對等功能,AI能協助學生釐清句構與語意錯誤,提升自我監控與反思能力,同時減輕教師批改負擔、提升評分一致性與教學效率。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