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教育持續轉型的今日,產學合作已不再侷限於「學用接軌」,更是推動人才培育、創新研發與社會責任的重要引擎。呂福興教授指出,從高教深耕計畫與校務評鑑的角度觀察,產學合作的夥伴不僅包含產業界,亦涵蓋政府及研究機構;其合作策略可由人才培育、技術移轉延伸至創新研發等多元面向。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從高教深耕計畫及校務評鑑看大學產學合作。現代產學合作應融入 SDGs、USR 與 AI 等新要素,建立多元且動態的品質保證機制,以培育具社會洞察力與跨域思維的未來人才。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示意圖:本圖由巧玲與ChatGPT_Andy協作生成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企劃管考組公告
【教學新知】115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提案精進講座:學門召集人鄭月秀教授「從審查視角剖析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引導教師掌握撰寫關鍵」
教育部推動115「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之際,教學發展中心特別邀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人文藝術及設計學門」正召集人鄭月秀教授,親自分享學門審查重點、提案趨勢與常見撰寫迷思,協助教師從審查端視角精準掌握撰寫方向與通過關鍵。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115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提案精進講座:學門召集人鄭月秀教授「從審查視角剖析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引導教師掌握撰寫關鍵」。協助教師深化教學實踐研究精神,提升研究與教學並進之能量。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編輯|教學發展中心
為協助教師掌握教育部115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申請要領,教學發展中心於114年10月29日(三)特邀「人文藝術及設計學門」正召集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鄭月秀教授,舉辦線上講座「從審查視角看人文藝術及設計學門概況」,深入解析提案趨勢與常見撰寫迷思,吸引眾多教師踴躍參與。
鄭月秀教授首先以自身從雲科大到臺藝大的教學經驗開場,鼓勵教師「勇於提問、善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平台」,並指出:「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精神不在追逐趨勢,而是回應教學現場的真實問題。」回顧自107年起參與計畫以來,見證申請件數與通過率逐年...
More
【教學新知】(轉載)「第二外語的教與學與AI的應用場景」等三篇分享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第二外語的教與學與AI的應用場景」等三篇分享,一起探索 AI 在外語課堂中的實際應用。
1️⃣(轉載1)EP.01-WHY_引言、第二外語教學與AI:談AI導入語言教學的必要性與挑戰。
2️⃣(轉載2)EP.02-WHAT_AI在第二外語教學的應用場景:示範AI於課前題目生成、課中語音辨識與文法糾錯、課後口語模擬與VR沉浸式學習的多元場景。
3️⃣(轉載3)EP.03-HOW_如何有效地實施AI輔助的教學:分享如何維持教師引導角色、設計AI輔助學習策略,並運用AI生成重音與搭配詞資料,協助學生提升語言運用力。
此系列影片提供實務應用靈感,協助善用科技工具在課堂中打造更具互動與成效的外語學習環境。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圖片來源:本圖由巧玲與ChatGPT_Andy協作生成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
More
【轉知】陽明交通大學辦理「115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諮詢服務」(報名至11/21前或額滿截止)
一、陽明交通大學函知辦理「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諮詢服務」,透過區域基地資源提供計畫撰寫諮詢,以協助教師提升申請通過率。
二、申請教師須具備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申請資格,並提出115年度計畫申請。每人至多申請諮詢服務2次(含其他區域基地),且應完成前次諮詢紀錄及回饋表繳交後,方得再次申請。為確保資源分配公平,將優先錄取該區基地跨校教師社群成員及未曾獲核定計畫之教師。
【活動說明】
教育部114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區域基地計畫,為提供各大專校院跨校支持網絡,依循教師申請學門及領域邀請具相關經驗之老師擔任諮詢導師,協助教師審視其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期能提升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核定通過率。
【活動資訊】
一、旨揭計畫期望透過區域基地模式,健全跨校教師發展支持網路,提升教師教學研究能量和教學品質,建構跨校教師專業知能。為協助教師掌握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重點與脈絡,本校提供一對一諮詢服務,以提升計畫申請及通過率。
二、實施方式:書面諮詢、線上或實體一對一面談諮詢
三、申請期間:即日起至114年11月21日(五)止
四、申請資格:
(一)全國大專校院...
More
【教學新知】(轉載)「大一年」的理想與實踐
在高等教育邁向「以人為本」的新時代,如何陪伴學生找到自我、培養行動力與創造力,已成為重要課題。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大一年」的理想與實踐。
吳思華教授表示,學生的來源涵蓋18歲至81歲的終身學習者;未來的教育應從知識傳授轉向素養導向的學習,其核心在於「適應力」與「開創力」。透過「大一年」計畫的實踐,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跨域探索,將課堂延伸至真實社會情境,使學習成為一個能夠解決問題、創造價值的歷程。這樣的思維,也啟發我們重新設計課程結構與教學方法,營造支持學生主動學習與終身成長的教育環境。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示意圖:本圖由巧玲與ChatGPT_Andy協作生成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轉知】中山大學辦理「115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諮詢服務」(報名至11/19前或額滿截止)
一、中山大學函知辦理「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諮詢服務」,透過區域基地資源提供計畫撰寫諮詢,以協助教師提升申請通過率。
二、申請教師須具備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申請資格,並提出115年度計畫申請。每人至多申請諮詢服務2次(含其他區域基地),且應完成前次諮詢紀錄及回饋表繳交後,方得再次申請。為確保資源分配公平,將優先錄取該區基地跨校教師社群成員及未曾獲核定計畫之教師。
【活動說明】
教育部114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區域基地計畫,為提供各大專校院跨校支持網絡,依循教師申請學門及領域邀請具相關經驗之老師擔任諮詢導師,協助教師審視其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期能提升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核定通過率。
【活動資訊】
一、為協助教師撰寫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南區基地提供計畫撰寫諮詢服務,以線上一對一諮詢的方式針對計畫申請與撰寫內容給予建議。
二、實施方式:線上一對一諮詢或書面資料諮詢。
三、諮詢期間:114年11月17日(一)至114年11月30日(日)止。
四、申請資格:
(一)限全國大專校院符合申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資格之教師 。
(二)申請人須提出115年...
More
【教學新知】(轉載)AI與教學倫理
當 AI 逐漸融入教學與研究現場,我們不僅要懂得運用,更需理解其原理與影響。生成式 AI 正快速改變知識產出、學習模式與決策思維,唯有掌握核心概念與最新發展,才能引導學生與科技同行。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AI與教學倫理。本場分享將帶領教師快速了解生成式 AI 的基礎與趨勢,並以「AI 負責任五心法」為核心,探討如何在教學與研究中安全、理性且負責地運用 AI。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大一中文的教與學-EP.01-WHY 當大一中文遇上AI/HOW 如何與AI協作教學/WHAT AI對於文學的影響等三篇分享
在生成式AI快速進入教育現場的今天,大一中文課程也迎來了新的思考契機。面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與科技帶來的挑戰,中文課不僅關乎語文能力的培養,更是引導思辨與創造的場域。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大一中文的教與學-EP.01-WHY 當大一中文遇上AI/HOW 如何與AI協作教學/WHAT AI對於文學的影響等三篇,從「WHY、HOW、WHAT」三個面向出發,分享大一中文課在AI時代的可能方向:為何導入AI、如何與AI協作教學,以及AI對文學學習所開啟的新視野。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AI世代未來探索,從日本作家池上彰《如何找到你真正想做的事》獲得的3個生涯啟蒙
在AI世代的教育現場,學生面臨的挑戰不只是成績,而是在多元選項與模糊標準中如何做出判斷。教師除了傳授知識,也可以嘗試協助學生看見自己、理解自己,並學會與「還不知道想做什麼」的狀態和平共處。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AI世代未來探索,從日本作家池上彰《如何找到你真正想做的事》獲得的3個生涯啟蒙。日本作家池上彰在《如何找到你真正想做的事》中,提供了啟發學生思考與對話的實用路徑:陪伴他們從「暫定出發」、學會「翻轉缺點」,並以「想解決的問題」為起點探索未來。這本書提醒我們,教育可以不只是指引方向,更是陪伴學生一起發現屬於自己的生涯地圖。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轉知】靜宜大學辦理「115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諮詢服務」(報名至11/30前或額滿截止)
一、靜宜大學函知辦理「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諮詢服務」,透過區域基地資源提供計畫撰寫諮詢,以協助教師提升申請通過率。
二、申請教師須具備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申請資格,並提出115年度計畫申請。每人至多申請諮詢服務2次(含其他區域基地),且應完成前次諮詢紀錄及回饋表繳交後,方得再次申請。為確保資源分配公平,將優先錄取中區基地跨校教師社群成員及未曾獲核定計畫之教師。
【活動說明】
教育部114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區域基地計畫,為提供各大專校院跨校支持網絡,依循教師申請學門及領域邀請具相關經驗之老師擔任諮詢導師,協助教師審視其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期能提升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核定通過率。
【活動資訊】
(一) 諮詢期間:即日起至114年11月30日(日)
(二) 辦理形式:線上或實體一對一諮詢或書面資料諮詢。
(三) 收件時間:即日起截至11月30日(日)前填寫表單。
(四) 表單網址:https://forms.gle/MqY8f3n4My6ZPPLd9
(五) 申請資格:
有意申請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且提供個人...
More
【教學新知】(轉載)如何提升學生敘事表達的真實感? AI文案創意實驗室:人機協作點亮廣告靈感
如何提升學生敘事表達的真實感?「文案寫什麼」是自己想說?的還是讀者關心的?應該換位思考外並導入觀念,塑造價值感並產生共鳴,進而達到行動呼籲的目的。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如何提升學生敘事表達的真實感?─ AI文案創意實驗室:人機協作點亮廣告靈感。講者分享人機協作課程的研發思維邏輯,先釐清AI協作課程的應用場景、關聯能力與職能,並盤整出哪些領域加入AI工具協作能更加分。
示意圖:本圖由許乃倫與ChatGPT協作生成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大班通識課程的教學心法
有一門被學生暱稱為「腦心課」的通識課程-「當代認知神經科學:腦與心智」,以混成教學的創新設計,翻轉大班課堂的學習體驗。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大班通識課程的教學心法。透過即時互動、Slido 問答、課堂民調與社群分享,打造出兼具參與感與深度思考的學習環境。學生不僅能比較不同觀點與科學證據,更能將腦科學議題連結日常生活,培養批判思考與科學素養。這樣的課程設計,不僅提升學習動機,也讓知識得以向外延伸。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示意圖:本圖由巧玲與ChatGPT_Andy協作生成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轉知】學術交流基金會辦理「114學年度傅爾布萊特EMI海外專業師訓研習」(薦送至11/14截止)
一、學術交流基金會係依我國與美國簽訂之「中美教育文化交換計劃協定」成立之學術交流機構,旨在協助兩國學者、研究人員、教師及學生前往對方國從事學術研究、教學及文化交流。
二、「114學年度傅爾布萊特EMI海外專業師訓研習」計畫旨在深度培養本籍教授全英語授課之教學法相關專業知能並促進與美國文化交流與友好關係,期此培訓計畫能為開設更多EMI課程積蓄量能並嘉惠更多台灣學子,協助提升台灣優質英語學習環境。
三、將薦送四所培訓美國大學各提供約10至20個名額。
四、研習地點為4所知名大學:(1)亞利桑那州立大學(2)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3)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4)馬里蘭大學院市分校。
五、推薦學校須由校方統一繳交薦送資料紙本及電子檔各一份,始得視為完成報名。
【教師端】請有意參加之教師,於114年10月27日(一)前備妥「114學年度傅爾布萊特EMI海外專業師訓研習報名簡章--教師」所列附件申請資料,送交所屬學院辦公室,以利後續學校薦送程序。※如未於期限內送件,將無法納入薦送作業,敬請理解與配合。
六、學術交流基金會機將於114年11月28日(五)公文發布獲獎者與...
More
【轉知】學術交流基金會辦理「114學年度傅爾布萊特EMI海外專業師訓研習-博士生」(報名至11/14截止)
一、學術交流基金會係依我國與美國簽訂之「中美教育文化交換計劃協定」成立之學術交流機構,旨在協助兩國學者、研究人員、教師及學生前往對方國從事學術研究、教學及文化交流。
二、「114學年度傅爾布萊特EMI海外專業師訓研習」計畫旨在深度培養本籍教授全英語授課之教學法相關專業知能並促進與美國文化交流與友好關係,期此培訓計畫能為開設更多EMI課程積蓄量能並嘉惠更多台灣學子,協助提升台灣優質英語學習環境。本年度將此師訓獎助延伸至臺灣大專校院本國籍博士班學生,以期擴大博士生國際視野,未來能加入學術界進行全英語授課行列,協助臺灣高等教育之國際化。
三、114學年預計遴選5至10位博士班學生,參加四所培訓美國大學海外短期進修,另備取若干名。
四、研習地點為4所知名大學:(1)亞利桑那州立大學(2)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3)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4)馬里蘭大學院市分校。
五、博士班學生須自行繳交申請資料紙本及電子檔各一份,始得視為完成報名。
(一)申請資料紙本請寄送至學術交流基金會(地址:100011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45號3樓學術交流基金會國際高教組收)。
(二)電子檔資料...
More
【教學新知】(轉載)Google AI Pro 學生免費方案申請方式、條件一次看
Google 近日宣布 AI Pro 學生方案正式開放台灣地區申請,凡就讀國內大專院校、年滿18歲的學生,即可免費使用一年期的 Gemini 2.5 Pro 模型,同時享有 Deep Research、NotebookLM 進階功能與 2TB 雲端儲存空間。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Google AI Pro 學生免費方案申請方式、條件一次看
此方案將有助於學生在課堂報告、研究撰寫與專案管理上更有效率,也為課程設計帶來新靈感-例如指導學生透過 Gemini 進行資料分析、摘要生成與創意思考練習,促進 AI 融入教學的多元實踐。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示意圖:本圖由巧玲與ChatGPT_Andy協作生成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