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知】臺北教育大學辦理「115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諮詢服務」(報名至11/30前或額滿截止)

一、臺北教育大學函知辦理「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諮詢服務」,透過區域基地資源提供計畫撰寫線上一對一諮詢,以協助教師提升申請通過率。 二、申請教師須具備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申請資格,並提出115年度計畫申請。每人至多申請諮詢服務2次(含其他區域基地),且應完成前次諮詢紀錄及回饋表繳交後,方得再次申請。為確保資源分配公平,將優先錄取北區基地跨校教師社群成員及未曾獲核定計畫之教師。 【活動說明】 教育部114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區域基地計畫,為提供各大專校院跨校支持網絡,依循教師申請學門及領域邀請具相關經驗之老師擔任諮詢導師,協助教師審視其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期能提升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核定通過率。 【活動資訊】 (一) 諮詢期間:即日起至114年11月30日(日) (二) 辦理形式:一對一線上諮詢。 (三) 收件時間:即日起截至11月30日(日)前填寫表單。 (四) 表單網址:https://forms.gle/dGVcpXHKfeApsw6KA (五) 申請資格: 有意申請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且提供個人計畫書大綱(或草案...
More

【教學新知】圖傳系陳秀真老師:因應產業需求深化設計創意教學實踐

在「小量多樣、客製化」成為產業常態的時代,包裝設計已從視覺呈現進化為整合品牌行銷、環保與使用體驗的關鍵環節。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圖傳系陳秀真老師:因應產業需求深化設計創意教學實踐,分享為縮短學用落差,應用 ZUND S3M-1200 多功能切割機,協助學生將創意快速轉化為符合市場需求的實體包裝,讓學生能於包裝設計與文創商品課程中進行立體結構實作,強化專業應用力,實現學以致用與產學接軌。 撰文:圖傳系陳秀真老師 在「小量多樣、客製化」成為創新產業常態的時代,全球消費型態正快速轉變。包裝設計早已超越單純的視覺展現,而是整合品牌行銷、物流效率、環境永續與消費體驗的關鍵環節。研究顯示,全球包裝市場持續擴張,專業人才的需求亦隨之增加。其中結構設計更被視為核心任務,不僅要保障產品從產地到賣場的安全,更需在通路展售中吸引目光,並於消費者使用過程中提供便利性與功能性。 為在包裝相關課程教學上能協助學生縮短學用落差,本校引入專業ZUND S3M-1200 多功能切割機,讓學生將設計創意快速轉化為符合市場與產業需求的實體包裝。該設備配備高品...
More

【器材考核】114-1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教學資源組專業器材筆試通過名單

114-1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教學資源組專業器材10/1筆試通過名單 *筆試通過者請注意群組後續公布術試時間 學號 姓名 班級 筆試 分數 筆試 通過項目 A112031012 林○涵 廣電系廣播三乙 92.5 進階收音1 A112031018 陳○蓉 廣電系廣播三乙 89.8 進階收音1 A113032128 黃○姸 廣電系電視二乙 80.5 進階收音1 A113033062 吳○恩 廣電系電影二乙 80 進階收音1 A112032255 鄭○芳 廣電系電視三丙 88 進階收音2 A112033031 顧○平 廣電系電影三甲 80 進階收音2 A113033024 蔡○郁 廣電系電影二乙 98 進階燈光1 A113033080 黃○均 廣電系電影二乙 94 進階燈光1 A113032023 徐○雅 廣電系電視二乙 86 進階燈光1 M114521025 周○桓 廣電創作碩一甲 8...
More

【教學新知】(轉載)Edcafe AI是什麼?教學應用與Chatbot分享

Edcafe AI 是一套為教育者設計的 AI 教學工具箱(AI toolkit for educators),協助老師生成、整理並指派教學與學習內容。把備課、教材、互動、評量等功能整合在同一個 AI 工具裡。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Edcafe AI是什麼?教學應用與Chatbot分享。AI 的進展很快,但對老師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追逐最新,而是找到能真正減輕負擔、拉近和學生距離的工具。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Gemini教學應用:功能介紹、應用範例與快速上手指南

在教學現場,若有「懂需求的助教」支援備課與教學,將大大提升效率。Google 推出的 Gemini,結合教材生成、課堂互動設計與行政協助,能快速製作教案大綱、活動流程,並打造互動繪本 Storybook,讓課堂更生動有趣。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Gemini教學應用:功能介紹、應用範例與快速上手指南。透過這些工具,教師不僅節省時間,更提升教學效能,幫助打造有情境的課堂內容。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示意圖:本圖由巧玲與ChatGPT_Andy協作生成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如何提升跨領域課程發展效能?第一次用chatGPT設計教案就上手

在跨領域課程發展中,AI 工具已成為教學助力。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如何提升跨領域課程發展效能?第一次用 ChatGPT 設計教案就上手」。詹明峰副教授指出,課程設計與教案設計在規劃層次上有所不同,並提出兩種 AI 協作模式:若您是初學者,可採「GPT 帶我走」的四步驟模式,讓 ChatGPT 協助完成教案;若您已有豐富經驗,則能以「我帶著 GPT 走」的方式,將 AI 視為腦力激盪的夥伴,深化內容並培養批判思維。 本次分享帶來啟發:AI 能提升教學與跨域協作,但須謹慎評估其資訊真實性與使用時的適切性。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示意圖:本圖由巧玲與ChatGPT_Andy協作生成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轉知】臺北科技大學辦理「115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諮詢服務」(報名至11/30前或額滿截止)

一、臺北科技大學函知辦理「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諮詢服務」,透過區域基地資源提供計畫撰寫線上一對一諮詢,以協助教師提升申請通過率。 二、申請教師須具備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申請資格,並提出115年度計畫申請。每人至多申請諮詢服務2次(含其他區域基地),且應完成前次諮詢紀錄及回饋表繳交後,方得再次申請。為確保資源分配公平,將優先錄取北區基地跨校教師社群成員及未曾獲核定計畫之教師。 🎯活動主題:115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諮詢 👤服務對象:符合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申請資格之教師 🗓申請期間:114年9月24日(三)至11月30日(日) 💻諮詢期間:114年10月1日(三)至12月7日(日) 📍諮詢方式:線上或實體一對一(不提供書面諮詢) 📝申請次數:每位申請人至多 2 次,須完成前次回饋後方可申請下一次 ⭐ 優先錄取: 1️.北區基地跨校教師社群成員 2️.未曾獲核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之教師 🔗線上申請:https://forms.gle/8Cwecmt7pcP7s3g59 (🔐 須登入 Google 帳號方可填寫表單 ) 📑 注意事項: 申請人須提出1...
More

【教學新知】傳播管理學系張伯謙老師: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的教學研究與應用情境

在生成式 AI 崛起的今日,聊天機器人(GAI Chatbot)已逐漸融入高等教育現場。研究發現,GAI 不僅能提升學生的知識記憶、寫作與程式設計能力,也有助於激發學習動機與培養批判性思維。但若缺乏適切的教學設計,仍可能造成過度依賴或學術誠信等挑戰。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傳播管理學系張伯謙老師:生成式 AI 聊天機器人的教學研究與應用情境,正為高等教育帶來嶄新啟發。 未來的探索方向包含:建立師生協同的新互動模式、推動跨學科應用(如語言學習、醫護模擬、工程設計與藝術創意),並制定教學倫理與監管機制。若能將 GAI 運用於教材設計與課程流程,不僅能增進學習成效,更可實踐以學生為核心的客製化學習。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撰文:傳播管理學系張伯謙老師 圖一:本圖由巧玲與ChatGPT_Andy協作生成 Generative AI(以下簡稱GAI),狹義上是具備自然語言理解與生成能力的對話系統,能即時回應並產出相對應的內容。Generative AI 聊天機器人(GAI Chatbot)廣義上則泛指以深度學習與大規模語言模型(LLM)為基...
More

【教學新知】(轉載)如何差異化教學回應學生多元需求?

「如何差異化教學回應學生多元需求?」曾明怡副教授分享其在大學英文課推動的「多模態創作專題」。課程以外籍移工與新住民為主題,引導學生透過文字、口說與圖像等多元表達,進而培養溝通力、批判思考與多元識讀能力。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如何差異化教學回應學生多元需求? 課程結合小組合作、同儕互評與反思報告,並融入 GPT 等 AI 工具,以提升學習動機與參與度。雖仍可能面臨學生依賴 AI 或文化理解不足的挑戰,但循序漸進的引導能使課程更貼近真實情境,協助學生養成帶得走的核心能力,對課程設計具參考價值。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示意圖:本圖由巧玲與ChatGPT_Andy協作生成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傳管系許碧芳老師:113學年度教學特優教師教學經驗分享

本校為提升教學品質,鼓勵教師爭取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及獎勵教學成效優良教師,特訂定「世新大學教師教學卓越獎勵辦法」,每學年度遴選出「教學特優」、「教學績優」、「新進教師教學績優」、及「特殊教學方法」獎之獲獎教師群,教學發展中心特邀113學年度「教學特優」獲獎教師傳管系許碧芳老師,與我們分享其寶貴的教學經驗!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傳管系許碧芳老師:113學年度教學特優教師教學經驗分享。許碧芳老師致力於將教學與實務結合,透過產學合作與專案導向學習,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同時,引導學生參與USR計畫、競賽與國際實習,拓展視野並培養社會責任感。 未來將持續結合AI與多元評分機制,培養具備創新力與國際競爭力的人才。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撰文: 傳管系許碧芳老師 教育的價值在於「學以致用」,讓學生所學的知識能夠在現實世界中發揮作用。多年來,我致力於將教學與實務深度結合,透過多元化的課程設計與校內外專案,不僅有效縮短學用落差,更成功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他們具備面對未來挑戰的關鍵能力。 一、產學合作:打造實戰型課程 大三的「行銷企劃撰寫...
More

114學年度「特定專業器材」(非戲劇節目與劇情片課程)借用公告114.09.25

114學年度「特定專業器材」(非戲劇節目與劇情片課程)借用公告114.09.25 非戲劇節目與劇情片課程拍攝期時程,以系所提出檔期為準 (含器材出還),若有不可抗力因素隨時向本中心反應。專業器材  聯絡窗口為教學資源組 佳陽哥(分機82339)。(借用相對應器材須通過考核、具有認證資格方可借用) 各組製作人或製片為本中心聯絡窗口,請隨時注意群組公告、簡訊或相關通知。 各組製作人或製片請協助調查組內人員職務分配、器材考核認證資格,並督促組員完成相關考核。若有狀況,請隨時反應。   器材借用電子單,請各位製片注意電子單填寫流程。 老師分組完成並系統中輸入製作人或製片之後,各位製作人或製片進入山洞口,會有一個待辦事項,請詳實填寫組員清單與聯絡方式,並上傳企劃書(需為PDF檔)。 填寫完畢後於https://sys.ctld.shu.edu.tw/登記器材借用單,後至本組負責人處確認借用器材清單。 各組製作人或製片請於借器材前一週攜帶器材單至教學資源組,確認登記器材數量。 出借與歸還程序由電子...
More

【教學新知】(轉載)「從〈中文怪物〉挑戰賽看見國語課的五個啟發/2天觀看衝破177萬次!《中文怪物》在紅什麼?」等二篇分享

YouTube 頻道《酷的夢》推出的《中文怪物全球中文挑戰賽》,自播出以來即引起廣泛關注。百位外國人挑戰中文的舞台,不僅展現語言學習的趣味與挑戰,更讓人重新思考語言的真正意義:語言的價值並非在於使用的完美無瑕,而在於能否促進交流與連結。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從〈中文怪物〉挑戰賽看見國語課的五個啟發/2天觀看衝破177萬次!《中文怪物》在紅什麼?」等二篇,節目的成功也啟發我們重新審視教育與內容創作的本質──當代受眾追求的,不再只是快速消費的娛樂,而是能引發共鳴、值得投入心力的深度體驗。回到教學現場,課程設計與教學方法若能結合創意、理解學生需求,並勇於嘗試多元表達,就更能創造持續影響力,讓學習成為真正觸動人心的過程。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
More

【教學新知】(轉載)「台灣首套負責任AI素養教材/全台14個產官學單位共同推廣、索取免費教材」分享

生成式 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日常生活,然而錯誤資訊、偏見歧視、隱私外洩與內容濫用等風險也隨之升高,「如何正確且負責任地使用 AI」成為全民 AI 素養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台灣人工智慧學校(AIA)與 Meta攜手發起「好好用 AI:負責任使用與開發 AI素養計劃」,並於 中央研究院舉辦發布會,正式推出台灣首套聚焦負責任 AI素養的教材。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台灣首套負責任AI素養教材/全台14個產官學單位共同推廣、索取免費教材」分享,期望讓 AI素養走入更多日常場域,以開源共創精神推動全民參與,攜手讓台灣成為「最會用 AI,並以民主方式使用 AI」的國家。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產學共榮: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下臺灣大學產學合作的意義、挑戰與前瞻

大學除知識研究與教學外,亦承擔「社會服務」使命,成為連結知識與實踐、推動發展的關鍵。技專校院尤須強調務實致用與產業化經營,確保人才為產業所用。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產學共榮: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下臺灣大學產學合作的意義、挑戰與前瞻,以「產學合作」為主題,介紹技專校院之產學合作趨勢,並探討其對人才培育、產業競爭力及社會發展的多重效益。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