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115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申請,請於114年12月9日(二)23:59前完成線上系統繳交送出

親愛的師長您好: 115年度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將於114年11月20日開放徵件, 詳細內容請參閱115年度計畫徵件配合及注意事項說明。 敬請種子教師與有意申請的師長們踴躍提出申請。 項  目 說   明 🗓️ 徵件期間 自114年11月20日(四)至12月9日(二)23:59止 ★教師權限申請程序(提供首次申請教師參閱): 【教師端】請上計畫系統註冊身分→【學校端】審核身分→【教師端】審核通過後即可進行計畫上傳等作業。 ★請先參閱系統註冊操作手冊後再行填寫,以確保資料正確。 🎯 計畫類型 1.符合計畫主持人資格者可以學門類別申請,含:通識(包括體育)、教育、人文藝術及設計、商業及管理、社會(包括法政)、工程、數理、醫護、生技農科、民生等10個學門,及大學社會責任(USR)、技術實作、情緒健康與福祉等3個專案,於徵件截止期限內提出申請。 ★請參閱徵件申請操作手冊後再進行填寫,以確保資料正確。 2.一年期計畫:執行期程為115年8月1日至116年7月31日止。 🔗相關連結 📢教...
More

【教學新知】(轉載)生成式 AI 與教育核心價值的再定位:教師角色轉型與學生能力培養

人工智慧(AI)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教育樣貌,從教材生成、個別化學習到評量輔助,皆展現其創新潛能。然而,生成式人工智慧(GAI)的普及亦引發新挑戰,特別在批判思考、資訊素養與倫理判斷等教育核心價值上。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生成式 AI 與教育核心價值的再定位:教師角色轉型與學生能力培養,當學生可輕易依賴AI完成任務,教師的專業角色與教育目標便須重新定位。本文探討GAI對教育核心價值的影響與挑戰,並提出培養學生批判思維與倫理素養的策略,期能在AI時代維持教育的人文本質與全面發展。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示意圖:本圖由許乃倫與ChatGPT 協作生成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Google Gemini 自動做簡報!教師與學生都能用的 AI 教學利器

Google 推出全新 Gemini AI 簡報生成功能,教師與學生只需輸入提示語或上傳文件,AI 即可自動完成內容整理與版面設計,省去繁瑣製作流程,快速打造具結構與美感的教材或報告。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Google Gemini 自動做簡報!教師與學生都能用的 AI 教學利器,本文將帶你了解這項功能的操作方式、教學與學習應用範例,以及在課堂中導入 AI 工具的實際建議,讓教與學更高效、更具創意。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轉知】銘傳及義守大學辦理「高教媒體素養教師研習工作坊 (北、南區場次) 」(報名至11/17前或額滿截止)

一、為倡導台灣媒體素養教育,提升國人媒體識讀能力,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媒體素養課程發展計畫」。109 學年度由義守大學承辦籌組計畫總辦公室並擔任南區資源中心,負責研發多樣化教材教案、辦理教師增能研習、舉辦工作坊及相關活動等。 本次工作坊,主要以全國高等教育現場教師為對象,從媒體識讀基礎談起,進而延伸至教案產製的過程、媒體現象的解讀、教學現場的困難與解方等,逐步深化,培養對於媒體素養之認知,同時習得相關教材之設計方法。同時,做為未來推動大專校院高等教育媒體素養課程發展、建置教學參考教材模組、種子教師培訓及經營教師共備社群之基礎。 二、活動摘要如下: 北區工作坊 1.活動時間:114年11月21日(五) 2.地點:銘傳大學基河校區6樓會議室 3.線上報名:https://forms.gle/6mT5dey44N4tVDRo6 報名截止日期:2025年11月17日(一)13:00止 聯絡人:巫小姐 連絡電話:02-28824564#2419 Email: irenewu@mail.mcu.edu.tw 南區工作坊 1.活動時間:114年1...
More

【教學新知】(轉載)電子書免費看!三大電子書平台特色比較、借閱規定一次看懂

想嘗試電子書閱讀卻不知從何開始?目前台灣有三大公共電子書平台免費開放民眾使用,分別為: 1️⃣國資圖電子書 2️⃣教育雲電子書整合服務平台 3️⃣文化部電子書計次借閱網 只要持有圖書館借閱證,並透過「一證通」系統,即可跨縣市自由借閱電子書,隨時隨地享受便捷的數位閱讀體驗。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電子書免費看!三大電子書平台特色比較、借閱規定一次看懂,介紹三大平台的特色與使用方式,並推薦「教育雲電子書整合服務平台」,專為師生設計,支援課堂共讀、自主學習與閱讀分析,是備課與閱讀的好幫手。在數位閱讀時代,歡迎善加利用這些資源,帶領學生在虛實融合的學習環境中,培養自主探索與閱讀力。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示意圖:本圖由巧玲與ChatGPT_Andy|Canva協作生成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
More

【轉知】中正大學推動「青銀攜手.創享未來之跨世代創新實踐」徵件(延長申請至11/5前)

壹、 活動目的 為推動兼具創意及實用性之青銀教育,鼓勵 全國樂齡學習中心、民間參與者 及 大專院校師生等跨世代共學共創,激盪跨齡合作創意思維, 廣徵課程設計、教學實踐與多元活動等「跨世代創新實踐」方案, 獲選作品將編制 手冊,作為推動世代共榮與代間教育之參考資源, 以強化樂齡教育之創新性 與 世代同行的學習文化 。 貳、 辦理單位 一、 主辦單位:教育部 二、 承辦單位:國立中正大學 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 (樂齡學習中南區輔導團 ) 參、 報名資訊 凡設籍中華民國之國民,或外籍人士在臺灣工作、居留者均可投件,並分下列2組別競賽(參賽者於報名時,請自行在報名表中選填組別)。另以公司或團隊方式參賽者,請指派一人授權代表,並代表此團隊填寫報名表、設計理念及 著作財產授權協議書 等資料。 一、 學校組 :國內大專院校教師及學生之個人或團體。 二、 社區組 教育部 114年核定之樂齡學習中心 人員、 民間 團體及民間參與者之個人或團體。 三、 設計主題與內容 (一) 本次徵件以「青銀共創」為主題,徵求具創意與實用性的 「 跨世代創新實踐」活動方案,範圍包含課程設計、教學實施、活...
More

【教學新知】(轉載)從高教深耕計畫及校務評鑑看大學產學合作

在高等教育持續轉型的今日,產學合作已不再侷限於「學用接軌」,更是推動人才培育、創新研發與社會責任的重要引擎。呂福興教授指出,從高教深耕計畫與校務評鑑的角度觀察,產學合作的夥伴不僅包含產業界,亦涵蓋政府及研究機構;其合作策略可由人才培育、技術移轉延伸至創新研發等多元面向。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從高教深耕計畫及校務評鑑看大學產學合作。現代產學合作應融入 SDGs、USR 與 AI 等新要素,建立多元且動態的品質保證機制,以培育具社會洞察力與跨域思維的未來人才。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示意圖:本圖由巧玲與ChatGPT_Andy協作生成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115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提案精進講座:學門召集人鄭月秀教授「從審查視角剖析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引導教師掌握撰寫關鍵」

教育部推動115「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之際,教學發展中心特別邀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人文藝術及設計學門」正召集人鄭月秀教授,親自分享學門審查重點、提案趨勢與常見撰寫迷思,協助教師從審查端視角精準掌握撰寫方向與通過關鍵。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115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提案精進講座:學門召集人鄭月秀教授「從審查視角剖析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引導教師掌握撰寫關鍵」。協助教師深化教學實踐研究精神,提升研究與教學並進之能量。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編輯|教學發展中心 為協助教師掌握教育部115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申請要領,教學發展中心於114年10月29日(三)特邀「人文藝術及設計學門」正召集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鄭月秀教授,舉辦線上講座「從審查視角看人文藝術及設計學門概況」,深入解析提案趨勢與常見撰寫迷思,吸引眾多教師踴躍參與。 鄭月秀教授首先以自身從雲科大到臺藝大的教學經驗開場,鼓勵教師「勇於提問、善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平台」,並指出:「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精神不在追逐趨勢,而是回應教學現場的真實問題。」回顧自107年起參與計畫以來,見證申請件數與通過率逐年...
More

【教學新知】(轉載)「第二外語的教與學與AI的應用場景」等三篇分享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第二外語的教與學與AI的應用場景」等三篇分享,一起探索 AI 在外語課堂中的實際應用。 1️⃣(轉載1)EP.01-WHY_引言、第二外語教學與AI:談AI導入語言教學的必要性與挑戰。 2️⃣(轉載2)EP.02-WHAT_AI在第二外語教學的應用場景:示範AI於課前題目生成、課中語音辨識與文法糾錯、課後口語模擬與VR沉浸式學習的多元場景。 3️⃣(轉載3)EP.03-HOW_如何有效地實施AI輔助的教學:分享如何維持教師引導角色、設計AI輔助學習策略,並運用AI生成重音與搭配詞資料,協助學生提升語言運用力。 此系列影片提供實務應用靈感,協助善用科技工具在課堂中打造更具互動與成效的外語學習環境。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圖片來源:本圖由巧玲與ChatGPT_Andy協作生成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
More

【轉知】陽明交通大學辦理「115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諮詢服務」(報名至11/21前或額滿截止)

一、陽明交通大學函知辦理「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諮詢服務」,透過區域基地資源提供計畫撰寫諮詢,以協助教師提升申請通過率。 二、申請教師須具備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申請資格,並提出115年度計畫申請。每人至多申請諮詢服務2次(含其他區域基地),且應完成前次諮詢紀錄及回饋表繳交後,方得再次申請。為確保資源分配公平,將優先錄取該區基地跨校教師社群成員及未曾獲核定計畫之教師。 【活動說明】 教育部114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區域基地計畫,為提供各大專校院跨校支持網絡,依循教師申請學門及領域邀請具相關經驗之老師擔任諮詢導師,協助教師審視其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期能提升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核定通過率。 【活動資訊】 一、旨揭計畫期望透過區域基地模式,健全跨校教師發展支持網路,提升教師教學研究能量和教學品質,建構跨校教師專業知能。為協助教師掌握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重點與脈絡,本校提供一對一諮詢服務,以提升計畫申請及通過率。 二、實施方式:書面諮詢、線上或實體一對一面談諮詢 三、申請期間:即日起至114年11月21日(五)止 四、申請資格: (一)全國大專校院...
More

【教學新知】(轉載)「大一年」的理想與實踐

在高等教育邁向「以人為本」的新時代,如何陪伴學生找到自我、培養行動力與創造力,已成為重要課題。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大一年」的理想與實踐。 吳思華教授表示,學生的來源涵蓋18歲至81歲的終身學習者;未來的教育應從知識傳授轉向素養導向的學習,其核心在於「適應力」與「開創力」。透過「大一年」計畫的實踐,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跨域探索,將課堂延伸至真實社會情境,使學習成為一個能夠解決問題、創造價值的歷程。這樣的思維,也啟發我們重新設計課程結構與教學方法,營造支持學生主動學習與終身成長的教育環境。 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示意圖:本圖由巧玲與ChatGPT_Andy協作生成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轉知】中山大學辦理「115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諮詢服務」(報名至11/19前或額滿截止)

一、中山大學函知辦理「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諮詢服務」,透過區域基地資源提供計畫撰寫諮詢,以協助教師提升申請通過率。 二、申請教師須具備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申請資格,並提出115年度計畫申請。每人至多申請諮詢服務2次(含其他區域基地),且應完成前次諮詢紀錄及回饋表繳交後,方得再次申請。為確保資源分配公平,將優先錄取該區基地跨校教師社群成員及未曾獲核定計畫之教師。 【活動說明】 教育部114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區域基地計畫,為提供各大專校院跨校支持網絡,依循教師申請學門及領域邀請具相關經驗之老師擔任諮詢導師,協助教師審視其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期能提升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核定通過率。 【活動資訊】 一、為協助教師撰寫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南區基地提供計畫撰寫諮詢服務,以線上一對一諮詢的方式針對計畫申請與撰寫內容給予建議。 二、實施方式:線上一對一諮詢或書面資料諮詢。 三、諮詢期間:114年11月17日(一)至114年11月30日(日)止。 四、申請資格: (一)限全國大專校院符合申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資格之教師 。 (二)申請人須提出115年...
More

【教學新知】(轉載)AI與教學倫理

當 AI 逐漸融入教學與研究現場,我們不僅要懂得運用,更需理解其原理與影響。生成式 AI 正快速改變知識產出、學習模式與決策思維,唯有掌握核心概念與最新發展,才能引導學生與科技同行。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AI與教學倫理。本場分享將帶領教師快速了解生成式 AI 的基礎與趨勢,並以「AI 負責任五心法」為核心,探討如何在教學與研究中安全、理性且負責地運用 AI。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大一中文的教與學-EP.01-WHY 當大一中文遇上AI/HOW 如何與AI協作教學/WHAT AI對於文學的影響等三篇分享

在生成式AI快速進入教育現場的今天,大一中文課程也迎來了新的思考契機。面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與科技帶來的挑戰,中文課不僅關乎語文能力的培養,更是引導思辨與創造的場域。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大一中文的教與學-EP.01-WHY 當大一中文遇上AI/HOW 如何與AI協作教學/WHAT AI對於文學的影響等三篇,從「WHY、HOW、WHAT」三個面向出發,分享大一中文課在AI時代的可能方向:為何導入AI、如何與AI協作教學,以及AI對文學學習所開啟的新視野。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AI世代未來探索,從日本作家池上彰《如何找到你真正想做的事》獲得的3個生涯啟蒙

在AI世代的教育現場,學生面臨的挑戰不只是成績,而是在多元選項與模糊標準中如何做出判斷。教師除了傳授知識,也可以嘗試協助學生看見自己、理解自己,並學會與「還不知道想做什麼」的狀態和平共處。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AI世代未來探索,從日本作家池上彰《如何找到你真正想做的事》獲得的3個生涯啟蒙。日本作家池上彰在《如何找到你真正想做的事》中,提供了啟發學生思考與對話的實用路徑:陪伴他們從「暫定出發」、學會「翻轉缺點」,並以「想解決的問題」為起點探索未來。這本書提醒我們,教育可以不只是指引方向,更是陪伴學生一起發現屬於自己的生涯地圖。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