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新知】(轉載)SDGs時代之高等教育品質保證與創新變革

當永續發展成為全球趨勢,高等教育也扮演起重要角色,從培育人才走向實踐社會責任。教育部將SDGs正式納入技專校院校務評鑑,並強調與大學社會責任(USR)的連結。近年許多學校亦將SDGs融入校務治理、課程設計與產學合作,讓永續概念走進教室。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SDGs時代之高等教育品質保證與創新變革。如何將SDGs結合教學,引導學生關心世界、培養公民素養,正是當前教育現場的重要課題。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調查:2025國際招生藍海趨勢報告 人工智慧前景看俏 資訊科技領域就讀意願高|2024全國大學校院華語教育交流座談會

全球人工智慧浪潮襲來,生成式AI爆發並快速滲透到各行各業,對國際學生的留學決策已產生顯著影響。臺灣國際文教創新交流協會公布《2025國際招生藍海趨勢報告》,報告指出國際學生留學熱門領域,資訊通訊科技自前年的第5名,今年躍升至第2名,顯示資通訊科技吸引力正在快速增長,與全球人工智慧趨勢,以及相關科技人才的需求增加有關。 (轉載)調查:2025國際招生藍海趨勢報告 人工智慧前景看俏 資訊科技領域就讀意願高 (轉載)2024全國大學校院華語教育交流座談會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永續AI時代的教與學-WHAT_永續AI時代來臨 學校可以做什麼&延伸思考 大一新鮮人的學習圖像

AI正重塑世界,面對永續發展議題,該如何因應?在這個充滿變革的時代,AI不僅影響著產業,也讓教育方式、學習模式、人才培養都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學校該如何調整步伐,幫助學生在AI世代穩健前行?本篇教學新知提供前教育部長吳思華探討AI與人類的關係、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以及學校在培育未來人才時應具備的視角與策略。 (轉載)【探索者學院共同課程】永續AI時代的教與學-WHAT_永續AI時代來臨, 學校可以做什麼(國立政治大學吳思華教授)   (轉載)【探索者學院共同課程】永續AI時代的教與學-延伸思考 大一新鮮人的學習圖像(國立政治大學吳思華教授)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別用昨天的方法教今天的學生

隨著人工智慧(AI)快速發展,教育界需要與時俱進。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司長吳穎沺強調,教育應根據學生的年齡與發展階段引導AI學習,並從基礎開始。對年輕學生,可透過AI競賽或教育型機器人來激發興趣和批判思維;對高中和大學學生,則可將AI實作課程與生活議題結合,並透過跨校合作來補充師資不足。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別用昨天的方法教今天的學生,期許這樣的AI素養教育策略,不僅幫助學生適應未來,更為他們打下迎接未來挑戰的基礎。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幸福教育、健康臺灣 幸福學校、師生共好 教育部頒布「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

為實踐「健康臺灣」之國政願景,教育部邀集國家教育研究院、地方政府、民間團體及相關專家學者,已完成擘劃並於日前公布「幸福教育、健康臺灣 幸福學校、師生共好:教育部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114年至118年),以營造友善且幸福的校園環境,提升教職員與學生的情緒健康,重點涵蓋學習有關人際互動、同理關懷他人、道德責任等知識、技巧、態度、信念的教育過程。 (轉載)幸福教育、健康臺灣 幸福學校、師生共好 教育部頒布「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以教師社群支持教學創新 解決教學現場問題

因應臺灣高等教育教學現場的現況和挑戰,教師社群與教學創新成為近年來高等教育發展趨勢之一。為使大學端、教師端及社會大眾了解大學發展教師社群與教學創新的理念及政策,以及大學校院如何利用教師社群精進教學、協助教師專業發展?其可能的策略及資源為何?邀請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分享其對於高等教育中教師社群與教學創新之觀察與期許。 (轉載)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以教師社群支持教學創新 解決教學現場問題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全球調查教師最大挑戰:保持課堂參與度、學生行為與心理健康問題

在現今教育環境中,維持學生課堂參與度與關注其心理健康已成全球教師的重要課題。根據美國McGraw Hill「學習成效和數位科技教室」調查,68%的教師認為提升學生參與度最具挑戰,尤其在亞洲、北歐與拉丁美洲,近半數教師有同樣困擾。此外,課堂外因素如家庭支持不足與心理壓力也影響學生學習成效。 隨著AI技術的普及,80%的教師已使用或計劃使用AI工具,認為其能減少行政負擔並提供個人化學習體驗,但也擔憂其對學術誠信的影響。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全球調查教師最大挑戰:保持課堂參與度、學生行為與心理健康問題,期許能在擁抱科技與維持教育本質間取得平衡,共同打造更佳的學習環境。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23.1%大學生具憂鬱情緒傾向,教育部積極推廣心理調適假|長大就知道?調查:對未來迷惘居大學生壓力之首

近年大專院校學生自殺事件頻傳,2024年衛福部青年十大死因統計,自殺排名第2,死亡率創新高。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連續2年針對大專學生進行壓力調查,2024年整有高度憂鬱傾向比例23.1%,雖較2023年稍低,比例還是很驚人;其中又以大三學生的壓力最高,壓力來源主要以學業壓力與未來規劃壓力比例最高,未來規劃壓力更是所有大學生壓力之首。 (轉載)23.1%大學生具憂鬱情緒傾向 教育部積極推廣心理調適假   (轉載)長大就知道?調查:對未來迷惘居大學生壓力之首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性別平等教育停看聽 教育部製播《性別平等Easy Go》廣播節目推廣性平教育

由教育部與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合作製播的《性別平等Easy Go》,是一個關注性別平等教育與社會議題的廣播節目,致力於推廣性別平等教育,帶領聽眾探索多元性別議題的各個面向,探索多元的性別教育,並著力於消除刻板印象和性別偏見的實際行動,提供給各位老師參考! (轉載)性別平等教育停看聽 教育部製播《性別平等Easy Go》廣播節目推廣性平教育 (轉載)《性別平等Easy Go》|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More

【教學新知】(轉載)ChatGPT的deep research是什麼?怎麼運用?

在AI技術日新月異的現時,OpenAI推出了新功能-Deep Research,正引起業界與學界的高度關注。Deep Research是一款全新的AI工具,旨在幫助使用者自動搜尋並整理大量資料,生成結構化的報告,猶如一位全年無休的研究助理。 這項功能不僅在提升研究效率上展現出巨大的潛力,還引發了對其成果品質、應用場景以及付費與免費版本之間差異的討論。究竟它是如何幫助使用者處理繁雜的研究任務?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轉載)ChatGPT的deep research是什麼?怎麼運用? 本文將揭開其中奧秘與測評結果。歡迎各位教師參閱!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114年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 「跨域自主、多元鏈結」等共三篇分享

114年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於114/2/20-2/21連續兩日在國立宜蘭大學舉行,本次會議以「跨域自主、多元鏈結」為主題,邀請超過150位全國公私立大專校院校長齊聚一堂,聚焦高教人才培育、科研應用、校園永續及企業合作等關鍵議題,攜手勾勒臺灣高教新願景。本次教學新知共提供「114年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 『跨域自主、多元鏈結』」、「臺灣2030年勞動力缺口48萬人 教育部肩負國際招生30萬人」、「分析預算統刪、財劃法衝擊 鄭英耀:若預算力有未逮,盼大學理解」等三篇報導與各位老師分享! (轉載)114年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 「跨域自主、多元鏈結」 (轉載)臺灣2030年勞動力缺口48萬人 教育部肩負國際招生30萬人 (轉載)分析預算統刪、財劃法衝擊 鄭英耀:若預算力有未逮,盼大學理解
More

【教學新知】(轉載)實習制度新思維!接軌學校到職場的全方位學習模式

「建構與社會及產業連結之創新教學模式,強化學生實習合作、跨界整合及問題解決之前瞻能力」長期是教育部年度高教施政策略之一環。除了現行的實習強化作為外,從國外的趨勢報導顯示,一種全面性接軌學校到職場的全方位學習模式,正以漸進式的場域脈絡向外鋪陳,讓學生從學校內的體驗式學習逐步開展到職場的專業領域實作。接軌的核心在於透過「課程融入」現實的「實踐體驗室」,以銜接校內環境與實際職場情境,讓學生對與其領域相關的核心知識能夠有更深入的理解,幫助他們建立能力信心並在畢業後找到工作。 (轉載)實習制度新思維!接軌學校到職場的全方位學習模式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轉載)「科技革命」成2025高教趨勢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高等教育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轉變。從微證書的興起到人工智慧驅動個人化學習,數位技術與創新教學模式正在重塑傳統的學習方式。大學教師不僅需適應數位化浪潮,還需探索自適應學習、專題式學習與能力導向教育等新興教學策略,以滿足學生多元且彈性的學習需求。 此外,網路安全、學生心理健康及永續教育等議題也日益受到關注,成為教學現場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面對這股教育變革浪潮,教師如何運用新興技術與教學方法,提升學習成效並培養具備未來競爭力的學生?本篇文章將帶您解析2025年高等教育的關鍵趨勢,提供前瞻性的教學新知與實踐策略。 (轉載) 「科技革命」成2025高教趨勢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

【教學新知】經濟系田弘華老師:「ChatGPT對教育的影響:現況、挑戰與未來展望」

  本研究以系統性的文獻回顧方法探討ChatGPT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情況及其影響。全文透過分析最新文獻與實務案例,從應用現況、技術限制、倫理規範到未來發展等多個維度,評估ChatGPT對教育生態的衝擊。研究結果不僅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實用的AI工具整合指引,更就如何在創新教學模式中維護學術誠信與教育品質提出具體建議。這些發現對推動教育數位轉型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示意圖:本圖由汪芩與ChatGPT協作生成)   一、ChatGPT在教育中的應用 1. ChatGPT的基本概述 ChatGPT是OpenAI開發的對話式人工智慧語言模型,採用生成式預訓練模型(Generative Pre-trainedTransformer, GPT)技術。經由大規模文本數據訓練,該系統展現出優異的自然語言處理能力,能夠進行問題回答、知識整合及文本生成等多樣化任務。這些特性使ChatGPT在教育領域展現出獨特的應用價值(Lo, 2023;Ray, 2023)。 2. 核心技術特性 ChatGPT的核心優勢在於其深度的語...
More

【教學新知】(轉載)Deep Research 是什麼?實測介紹 ChatGPT 深度研究新功能

Open AI 在 2/2 推出了最新的「深度研究」(Deep Research)功能,就像是一個會幫你「做研究的 AI 代理人」,它能主動搜尋、整理、分析資料,幫你省下不少時間和精力,無論您是科技愛好者,還是需要做市場調查、自媒體行銷策略的教學需求,都能從這項技術中獲得實質幫助。 (轉載)Deep Research 是什麼?實測介紹 ChatGPT 深度研究新功能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