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智能攝製基地(LED Virtual Stage):培育虛擬製作之高端人才
撰文 : 教學資源組 張愷哲
世新大學斥資逾2億,於2021年12月25日正式啟用全台首座,也是全亞洲唯一以教學為用途之「LVS智能攝製基地(LED Virtual Stage)」,以因應虛擬製作(Virtual Production)的潮流,培育影視製作之高端人才。
LVS智能攝製基地以LED螢幕牆為核心,配合虛幻引擎(Unreal Engine)與動作捕捉(Motion capture),能夠在LED牆上顯示並控制虛擬場景,以及配合攝影機的運鏡,即時追蹤動態,打造逼真的攝影環境。
(圖一)虛幻引擎場景(張愷哲攝)
甚麼是虛擬製作?
虛擬製作,是結合電腦生成圖像(CGI)、動作捕捉等技術,創造逼真環境和效果的電影和電視製作方法。其優勢在可以降低溝通、拍攝等成本,將後製工作前移到前製階段,拍攝成果可以即時進行監看和調整,以及數位素材可以重複利用修改,並且能夠不受天氣因素的影響進行拍攝。比起傳統的綠幕棚,LED還能夠提供更自然的環境光與沉浸感,提供了身臨其境的感受並且能夠減少後製對反光的處理。與前景的實體道具配合,能夠營造更寫實的場景環境。
(圖二)道具與虛擬場景的組合(張愷哲攝)
LVS的工作原理
LVS的場景投放,主要是使用虛幻引擎的nDisplay技術,能夠將一個場景渲染到多個顯示器上。LVS將LED牆所有的面板分為左區域、中區域、右區域、左右門以及天幕區域的四個顯示區域,以四台電腦分布式渲染到指定的區域上並保持同步,這樣就能將製作好的虛幻引擎場景投放至LED牆上。除了投放場景,還必須讓場景有「立體」的效果。因此就要使用與全媒體8樓相同的動作捕捉系統(Optitrack),來捕捉攝影機的動態。將追蹤點裝置在攝影機上,建立好攝影機的剛體(Riggybody)後就能進行追蹤。在螢幕上開啟與攝影機動態同步的視錐(Frustum),視錐內就是符合攝影機位置的場景角度,也是與直接在螢幕前拍攝的立體感差別所在。
(圖三)與攝影機同步的視錐(張愷哲攝)
如果使用需求沒有到需要追蹤拍攝,只需要投放影片、圖片背景的輕度使用,則可以透過網路傳輸協議(NDI)投放到LED牆上,並使用使用影像軟體(Resolume Arena)進行畫面的控制、編輯及替換。適合用在展演、節目及活動等課程使用。
(圖四)校內活動使用(張愷哲攝)
LVS的使用
LVS建置到現在已經有開設多個系所課程,包含數媒系的「專業圖像與場景設計」、廣電系的「LVS虛擬製作攝影棚實務」以及圖傳系的「展示設計」;和業界合作拍攝的希奧朵拉手表廣告及ROG Phone 6手機廣告;也有與風度影業合辦的「新風獎」、校內影視人才海選等活動,在使用經驗上已較為成熟,使用門檻也在逐漸降低,能夠讓教師及學生專注於創意的發想與展現。期待教師學生能夠擴展虛擬製作的應用,將作品的品質進一步的提升!
(圖五)新風獎徵件海報
(圖六)ROG Phone 6廣告拍攝(鄭旭峰攝)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