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新知】DeepSeek比較篇:與其他 AI 程式的實力對決

撰文:教學發展中心教學資源組 許旻軒

近年來,人工智慧技術突飛猛進,各大 AI 平台紛紛推出自家語言模型,以提升自然語言處理(NLP)能力。其中,DeepSeek 作為一款專為中文語境優化的 AI 模型,在許多方面展現出獨特優勢。本文將從技術架構、語言理解能力、應用場景以及與教育領域的關聯,對 DeepSeek 與其他 AI 程式進行深入比較。

  1. 技術架構與模型優勢

DeepSeek 採用了基於 Transformer 的深度學習架構,與 OpenAI 的 GPT、Anthropic 的 Claude 和 Google 的 Gemini 等 AI 模型相似。然而,其關鍵特點在於對中文語料庫的深度訓練,使其在處理繁簡中文文本時更為精確。

相比之下,GPT-4 雖然具備強大的多語言處理能力,但在中文語境下偶爾仍會出現語法錯誤或語意不夠精準的問題。此外,DeepSeek 在語意解析、詞彙選擇和文本流暢性方面經過特別優化,能更準確地理解並生成符合漢語邏輯的內容。

圖說:工程師在開發程式,體現 DeepSeek 技術架構與中文語意優化的應用場景
(本圖由許旻軒與ChatGPT協作生成)

  1. 自然語言處理能力比較

NLP 是評估 AI 語言模型的重要指標,涵蓋詞法分析、語法解析、上下文理解和內容生成等方面。

語言理解:DeepSeek 在中文語境下的語法準確率高,能有效解析長句結構,並準確辨識語意細節。相較之下,GPT-4 和 Gemini 雖然具備強大的跨語言能力,但在處理長句或文言文時,仍可能出現錯誤。

內容生成:DeepSeek 針對中文市場優化,使得文章段落結構更自然,符合中文書寫習慣,而非簡單的機械翻譯。

專業領域應用:在教育、法律、醫學等領域,DeepSeek 的語料庫包含大量專業術語,使其在學術應用上更具優勢。

 

  1. 教育應用場景

DeepSeek 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涵蓋智慧輔助教學、論文寫作建議、自動批改作業及語言學習等功能。

智慧輔助教學:與其他 AI 相比,DeepSeek 針對中文教材進行優化,能更準確地回答學生的問題,提供符合課程內容的學習建議。

自動批改與反饋:DeepSeek 能分析學生作業中的錯誤,提供精確的修改建議,並能根據學習進度調整輔導策略。

語言學習支援:針對學習者需求,DeepSeek 可提供個性化的語言學習建議,如語法修正、發音指導與翻譯輔助。

相較之下,GPT-4 及 Gemini 在教育應用方面雖具備一定能力,但因其訓練數據的全球化特性,部分中文教材內容的匹配度較低。

 

  1. 深度學習與資料安全性

除了應用場景,AI 模型的資料安全性與使用者隱私保護也是關鍵考量因素。

數據安全:DeepSeek 針對亞洲市場優化,並符合當地的資料隱私法規,使得學校、企業等機構在使用時更具信任感。

訓練資料:與其他 AI 相比,DeepSeek 主要採用公開授權的中文語料庫,避免涉及版權問題。

 

結語:DeepSeek 的核心優勢

透過上述比較,可以看出 DeepSeek 在中文語境下的表現優於許多主流 AI 模型,特別是在語言理解、教育應用與數據安全性等方面具備顯著優勢。

然而,DeepSeek 也有其挑戰,例如在多語言支持方面仍需進一步發展,且在與國際 AI 巨頭競爭時,需持續提升模型泛用性。

隨著 AI 技術的發展,DeepSeek 將持續優化,並在教育、研究、企業應用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對於使用者而言,選擇 AI 產品時,應根據實際需求來決定,而 DeepSeek 無疑是中文環境下值得關注的一款強大 AI 程式。


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新知」長期邀稿: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