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新知】圖傳系陳秀真老師:因應產業需求深化設計創意教學實踐

在「小量多樣、客製化」成為產業常態的時代,包裝設計已從視覺呈現進化為整合品牌行銷、環保與使用體驗的關鍵環節。

教學發展中心與您分享【教學新知】圖傳系陳秀真老師:因應產業需求深化設計創意教學實踐,分享為縮短學用落差,應用 ZUND S3M-1200 多功能切割機,協助學生將創意快速轉化為符合市場需求的實體包裝,讓學生能於包裝設計與文創商品課程中進行立體結構實作,強化專業應用力,實現學以致用與產學接軌。


撰文:圖傳系陳秀真老師

在「小量多樣、客製化」成為創新產業常態的時代,全球消費型態正快速轉變。包裝設計早已超越單純的視覺展現,而是整合品牌行銷、物流效率、環境永續與消費體驗的關鍵環節。研究顯示,全球包裝市場持續擴張,專業人才的需求亦隨之增加。其中結構設計更被視為核心任務,不僅要保障產品從產地到賣場的安全,更需在通路展售中吸引目光,並於消費者使用過程中提供便利性與功能性。

為在包裝相關課程教學上能協助學生縮短學用落差,本校引入專業ZUND S3M-1200 多功能切割機,讓學生將設計創意快速轉化為符合市場與產業需求的實體包裝。該設備配備高品質刀具模組,具備高精度切割與壓痕功能,尤其在複合材料的切割表現卓越,適用於鋁板、壓克力、MDF 密集板、發泡 PVC 等多元材質。不僅能支持創意課程的多樣思考,也提升課程學習成效,讓學生能於「包裝設計」、「立體造型結構」、「文創商品設計」、「專題製作」與「畢業製作」等課程中,展現更具聚焦與完整度的設計成果。

 
ZUND S3M-1200 多功能切割機                                                                學生於包裝相關課程學習操作割盒

 
學生練習各式盒型測試                                                                                  產學合作案學生依業主要求設計包裝內部結構予以配置各類品項

藉由 ZUND S3M-1200 多功能切割機,學生能將抽象概念快速由 2D 轉化為 3D 立體樣本,在設計歷程中即時檢驗並修正,深化專業學習進程。依據不同課程目標,學生從平面思維逐步延伸至立體結構發想:透過精準切割,學習「包裝設計」完成實體樣盒的成型;在「包裝結構與材質應用」進行紙材與複合材料的測試,掌握包裝的承載特性與運輸安全性;於「包裝印後加工表現」課程中,則能整合各類後加工技術,展現完整且專業的包裝樣貌,並檢視其是否符合市場與產業需求。

同時,學生亦可利用割盒機反覆實驗,挑戰異材質結合、立體造型結構創作與文創商品開發等創新應用,藉此拓展設計表現的多樣性。這些實作經驗不僅能在課堂中累積專業能力,更能於競賽作品與畢業專題展出中充分展現成果。該設備設置於新聞大樓五樓專業教室,鼓勵同學積極應用,實踐多元的創新設計構想。

 
學生立體造型結構課程作品                                                                          學生立體造型結構課程作品

設計教育的使命不僅在於理論傳授,更在於落實實踐以培養與產業無縫接軌的人才。ZUND S3M-1200多功能切割機為產業級設備,使學生能在校園中即先行體驗業界標準與挑戰,進而孕育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設計能力。高品質的設計輸出不僅提升作品競爭力,也擴大與企業產學合作的機會,發揮系所學習成果對應創新設計產業,培育出兼具創意、專業與國際視野的全方位設計專才,並在求職或創業上展現明顯優勢,實現「學用合一、產學共贏」目標。


「教學新知」邀稿文章,圖文內容不拘,建議在1,500字以內。內容亦可運用附圖或相關超連結,來提供相關引註資料。來信賜稿請寄至教發中心E-mail:ctld@mail.shu.edu.tw。稿件若經採用,將刊登至教學發展中心網頁(https://reurl.cc/9vKAbY),並寄發至全校教師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