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新知】觀光系林長郁老師:「培養大學生社會正能量的教與學」

【教學新知分享:培養大學生社會正能量的教與學】(撰文:林長郁)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不再只是學術象牙塔,其社會責任也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強調大學不僅要追求教學與學術研究的卓越,也要積極回饋社會,培養公民責任感。教育部積極推動大學社會責任計畫,除了期待大學整合資源,回歸人文關懷,同時以在地需求為導向,強化在地連結,促進知識運用,進而帶動地方成長。 執行教育部USR計畫的重點有二,首先就是實踐場域的選定。這部分必須仰賴學校或是老師個人的經營,從過往的合作計畫中與利害關係人(地方組織或團體)建立夥伴關係,有了良好的溝通管道後,方能進一步了解並討論後續地方發展需求。重點二就是搭配計畫執行的學校相關課程投入,如何在課程教學中融入USR,是老師們值得思考的課題。 許多老師對於USR計畫望之卻步的原因,不外乎是計畫執行成果的考量。課程好不容易訓練好的學生,新學年新學期開始又換了一批,實在很難確保計畫產出的結果。建議有興趣投入USR計畫的老師們不妨先回顧教育部USR計畫的初衷,...
More

【教學新知】數媒系邱子杭老師:「虛擬製作發展的過去、現在、未來」(上)

【教學新知分享:虛擬製作發展的過去、現在、未來(上)】(撰文:邱子杭)     壹、2000年以前虛擬場景的發展 虛擬製作virtual production或前身虛擬攝影棚virtual stage不是一個很新的東西。1940年的《月宮寶盒,The Thief of Bagdad》是第一個綠幕去背的電影,畫面上一個小偷乘著飛毯在天空中飛行,基本上就是第一個特效電影的應用。這部電影是英國柯達兄弟,和美國的柯達底片公司無關的英國導演兄弟檔在二次大戰時期所拍的片子。實際上應用的暗房技術與現在真正我們在電影用的去背概念,雖然技巧上有所不同,但概念卻已相當接近。問題在電影可以在拍攝後無論暗房或數位,可以慢慢地仔細處理去背的問題。但電視攝影棚需要即時的把綠背挖成透明層,並且即時與背景合成,達成這種技術則到了1990年代才有所突破。 電視界的虛擬攝影棚第一個主要的應用,便是在新聞直播上。第一個先驅是1992年NHK,在漢城奧運第一次使用前景拍攝運動賽事的影像,在後面再疊上一個即時合成2D的背景。但是那時候NHK其實就已經在1988年開始進行...
More

【教學新知】數媒系邱子杭老師:「虛擬製作發展的過去、現在、未來」(中)

【教學新知分享:虛擬製作發展的過去、現在、未來(中)】(撰文:邱子杭) 貳、綠幕去背與虛擬製作 Simon Gibbs(1998) 是另外一篇2000年前解釋虛擬攝影棚該怎麼做的論文,到現在為止所有需要注意的問題完全沒有變,當時會碰到的問題現在一樣會發生。簡言之,無論哪個年代的技術,除了上述時間上的同步難題,希望用綠幕去背的方案做動畫場景延伸,就必須要面對如何求取正確攝影機空間運動,並且將這個3D資訊匯回電腦算圖。 比如說2010年左右壹電視開台,便標榜新聞台攝影棚使用虛擬場景(Virtual Sets)技術,新聞一開始的運鏡讓女主播好像站在空曠的科幻空間,其實都會是經過事先計畫的運鏡,所以即便這些虛擬場景技術標榜可以即時捕捉攝影機運動,在電視台的應用仍是盡量在完全控制的環境,包含3D背景成像的計算承載,攝影棚燈光與即時去背參數,甚至主播的穿搭妝髮都是在標準作業流程中被規範,其實就是基於像Popkin (1997)的技術分享。     當然相較於電視台一切依照標準流程的慣習,電影當然不遵循電視為了即時播出做的種種限...
More

【教學新知】數媒系邱子杭老師:「虛擬製作發展的過去、現在、未來」(下)

【教學新知分享:虛擬製作發展的過去、現在、未來(下)】(撰文:邱子杭) 叄、虛擬製作與混合實境 然而對比虛擬場景即時綠幕的系統原理,當校正出合理的透視空間時,虛擬場景同樣也可以當動畫影像當做前景空間,在即時合成系統中輸出成背景有動畫場景,前景有動畫物件的效果。但這種業界稱為混合實境或MR (mixed reality)的影像效果在The Mandalorian 拍攝時的系統流程其實是有困難的,原因在於: 1.即時計算的背景是LED牆體成像的超巨大影像,因此額外要輸出的前景如天空環境延伸都需要額外的計算力。 2.原本Unreal Engine的功能模組並未納入即時合成模組compusure,因此最好是透過單獨一台工作站同步開啟合成模組作業。 3.攝影機追蹤為求自由運鏡與大捕捉體積,無延時捕捉精度尚不符合MR需求。 在2019年的時間點,The Mandalorian (2019)利用這個技術得到巨大的成功,但這個技術與演唱會常用的LED影像背景搭配即時前景動畫的MR效果,實際上在系統架構有非常大的差異。以攝影機追蹤技術來說,The Volumn這一類型的大型L...
More

【轉知】國立臺灣大學EMI教學資源中心辦理「跨校EMI教師成長社群計畫」(申請至7/31截止)

一、旨揭辦法以鼓勵大專校院教師組成跨校EMI教師成長社群,創造支持性環境與互助網絡,促進跨校對話及共同成長活動,達成教師增能及提升雙語教育品質之目的。 二、跨校EMI教師成長社群申請說明: (一)申請方式:即日起受理申請至113年7月31日止,寄送申請書至該中心信箱ntuemitlc@ntu.edu.tw。 (二)社群組成:成員須由至少跨三校之六位教師組成,每位教師以參加一個社群為限,並於113年11月30日前繳交成果報告書。申請辦法、經費編列說明及申請表單詳如附件。 (三)本校EMI教學資源中心預計舉辦成果分享會等相關活動,詳細資訊將於該中心網站另行公告。 (四)補助經費:經費補助以業務費為限,經費審查重點包含社群人員規模、活動類型及效益擴散性,補助規模平均以每人2萬元為上限,每社群最高補助以新臺幣20萬元為限。 三、本案聯絡人:社群主旨相關(林肇基博士後研究員:02-3366-7970 #226)、行政程序相關(羅藴宜專員:02-3366-7970 #225)。
More

【轉知】文藻學校財團法人文藻外語大學開辦「2024文藻幼兒及兒童線上華語團體班教學實務師資培訓課程」(共三梯次)

一、 培訓宗旨:為培育國內外有意從事幼兒及兒童華語同步教學專業人才,推廣臺灣線上華語同步教學,拔擢優越學員以納為日後文藻線上華語教師扶植計畫人才庫,並作為文藻線上華語儲備師資。 二、 課程特色: (一)採全線上授課,重點培訓如何在線上教授幼兒與兒童華語團體班。 (二)引薦表現優秀並通過認證之學員至合作機構任教,提供線上兒幼華語教學機會。 (三)講師親自示範教學,直傳經驗法則。 (四)30小時套裝課程,包含線上平台教學應用、線上教學設計、線上課室經營策略、線上課程與活動設計、線上教學示範、線上教材設計、線上資源分享以及說故事學華語課程設計等。 三、 課程時間: (一)第一梯次:113年3月2日至3月31日。 (二)第二梯次:113年7月6日至8月4日。 (三)第三梯次:113年11月23日至12月22日。 (四)課程時數共30小時,每週六、日上午10時至中午12時及下午1時至3時上課。 四、 報名及簡章下載:https://p015.wzu.edu.tw/,皆採網路報名,另有早鳥優惠,皆於網站與簡章中說明,敬請參閱。 五、 對課程有任何問題,歡迎洽...
More

【轉知】南臺學校財團法人南臺科技大學於1/22-1/23辦理「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系統教師研習」(報名額滿為止)

一、面對108新課綱核心素養、學習歷程、終身學習能力之理念,是每一位教師在設計課程時感到煩惱的問題。為此特別舉辦適合導入於校訂選修、多元選修及彈性學習之課程,並提供課程教材與教學資源供老師們學習。 二、課程中將由淺入深介紹區塊鏈的起源、架構與運作模式,以及區塊鏈的去中間化交易、防偽與憑證等技術原理與商業應用並搭配系統實作演練,輕鬆透過提供之金融區塊鏈系統學習FinTech智慧合約的生成與管理,可做為概念建立之入門教材,適用多元選修及彈性課程。課程學習之成果及多元表現亦能呈現於學習歷程檔案中。 三、課程資訊: (一)課程名稱: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系統種子師資班課程。 (二)上課日期:台北班-2024年1月22日(星期一)、台中班-2024年1月23日(星期二)。 (三)上課時間:上午9時至下午4時。 (四)課程地點:台北班-台北科技大學(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一號),台中班-逢甲大學(台中市西屯區文華路100號),教室另行通知。 (五)提供7小時研習證明。 (六)無需報名費,提供餐點,小班教學額滿為止。 (七)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eMp31Yp...
More

【轉知】國立中山大學於1/20(中區)與2/3(北區)辦理「SDGs與空氣品質永續桌遊教師研習」(1/18、2/1截止報名)

一、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為培訓大學/高中/國中/國小空氣品質教育種子教師,強化國民對空氣品質之認知及重視,特規劃辦理旨揭研習,活動相關資訊如下: (一)日期(報名其一場次即可): 1、中區研習:民國113年1月20日(星期六)上午9時至下午4時40分。 2、北區研習:民國113年2月3日(星期六)上午9時至下午4時40分。 (二)地點: 1、中區研習:集思臺中新烏日會議中心。 2、北區研習:集思臺大會議中心。 (三)報名時間: 1、中區研習:自113年1月15日(星期一)起至1月18日(星期四)止。 2、北區研習:自113年1月15日(星期一)起至2月1日(星期四)止。 (四)報名資訊: 1、線上報名網址: https://forms.gle/fLTEfjEvURHGDzNH9 。 2、培訓營人數達30人即開班,至多80人。若報名人數不足以開班,該校保有停班或延期續招之權利。 3、全程參與本活動者,將頒發「空氣品質種子教師」講師培訓證書,及核發全國教師在職進修網6小時研習時數。 二、如有疑問請逕洽本案承辦人:曾惠筠研究助理,連絡電話:...
More

【轉知】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北區基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徵求「113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區域基地跨校教師社群」(申請至2/21截止)

一、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北區區域基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檢送「113年度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區域基地北區跨校教師社群申請辦法」,並徵求「113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區域基地跨校教師社群」,期望透過區域基地模式,鼓勵各校教師組成跨校教師社群,提升教師教學研究能量,提升教學品質,建構跨校教師專業知能。 二、跨校教師社群徵件摘要如下: (一)由2校以上專任教師組成,每位教師以參加1個社群為限。 (二)社群成員至少4位教師,包含1名曾經獲得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或通過教學升等之教師。 (三) 活動內容應涵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教學實踐研究學術論文撰寫、教學規劃與研究設計、成效評量與分析以及教學實踐研究升等經驗等五大主題;鼓勵融入性別平等、海洋教育、本土語言、雙語教學及AI人工智慧等重要國際趨勢及社會發展議題。 (四)每一社群最高補助新臺幣5萬元,以補助業務費為限(不可核銷書籍及隨身碟);經費核銷時,須檢附發票及活動證明,以紙本方式郵寄至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研究發展處綜合企劃組辦理。 (五)執行期程自113年4月1日起至113年11月30日止。 (六)由社群召集人於...
More

【轉知】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應用商業管理協會於1/31舉行「教練式領導管理計」研習暨證照檢定密集輔導班(額滿為止)

根據 Bersin(2007)的研究,在各種人才管理的措施中對組織績效影響最大者,為「正式或完備的教練制(48%)」。在各項人才管理的措施中,以「企業導師制度」及「教練型輔導制度」兩項措施對員工的行為與發展影響效果最為具體顯著。透過經驗豐富的企業教練指導,員工的工作績效與激勵不但會提升(Silverhart, 1994),並且能提升工作滿意度與工作自信(Koberg, Boss & Goodman, 1998)、降低流動率(Scandura & Viator, 1994;Koberg, Boss Goodman, 1998),以及職涯昇遷與報酬的增加(Dreher & Cox, 1996)。本次研習並包含『教練式領導分析師』、『教練式領導管理師』證照檢定。 一、研習時間:2024/01/31 09:30~17:30(包含證照檢定時間) 二、報名網址:https://www.abma-org.net/apply 三、主辦單位:中華民國應用商業管理協會 四、協辦單位:WPCI世界專業人才認證學會、晴佳國際有限公司 五、發證單位:中華民國應用商業管理協會(國...
More

【轉知】國立宜蘭大學「113年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區域基地計畫東區跨校教師社群申請辦法」(2/23申請截止)

一、依「教育部113年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區域基地計畫」辦理。 二、本辦法旨在透過區域基地模式,邀請教師組成「跨校教師成長社群」,提升教師教學研究能量與學生學習成效,有助於教師研提與執行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三、徵件說明: (一)申請方式:由社群召集人於113年2月23日(五)中午12:00前,寄送申請書WORD與PDF檔(召集人務必親簽)至信箱mcli@niu.edu.tw,內容格式不符或逾期,恕不予受理。 (二)社群組成: 1、社群成員至少4位教師,來自至少2所不同學校。 2、至少1位為「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大專校院教師。 3、其中至少1位教師曾獲「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或「以教學實踐研究升等成功」。 4、每位教師僅限參加「1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區域基地計畫補助之社群。 5、成員名單經核定後不得更換,但可邀請非社群教師共同參與社群活動。 (三)補助經費:最高補助5萬元業務費。 四、詳情網址:https://tpr.niu.edu.tw/p/412-1058-4457.php。 五、聯絡資訊:國立宜蘭大學教學發展中心李孟倢小姐,電話:03-93...
More

【教學新知】副教務長暨教學發展中心主任陳彥龍:「不及格人數低於5%的解讀:是『佛心』,還是教學目標有效達成?」

【教學新知分享:不及格人數低於5%的解讀:是「佛心」,還是教學目標有效達成?】(撰文:陳彥龍)   為掌握教學現況,本校教務處於日前寄發電郵,請專、兼任授課教師處理112-1學期大學部日間與進修學制學期成績時,如有課程(扣除停修及扣考之學生)成績不及格人數未達5%,或不及格人數超過20%,請授課老師填寫「課程學期成績分布說明書」,送至教務處存查。 教務處說明,此項措施係為瞭解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狀況,無涉教學評鑑或其他評量,由老師依學生實際學習狀況與成績分布確實填寫。然而仍引來新聞媒體報導,並被有心人士簡化、曲解為「必當率」。事實上前揭作法已從111-2學期開始實施,依據回繳資料質性分析,筆者認為,「不及格人數未達5%」的背後,亦涵蓋「教學目標有效達成」的重要解讀。因此本文以校務研究(IR)角度,整理相關回繳資料當中,可供參考的教學方法與教學輔導作為。 以111-2學年度為例,本校大學日間部的教學評量平均成績為4.5,進修學制教學評量平均成績為4.6。如此高的教學評量,有人懷疑是老師「佛心」不當人,「討好」學生換得的?從繳回的成績分布說明書來看,其實是採...
More

【轉知】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訂於1/23-2/1舉辦6場「寒假國際思維與多元文化課程教師成長社群研習會」(1/21截止報名)

一、活動日期:2024/1/23(二)、2024/1/24(三)、2024/1/25(四)、2024/1/30(二)、2024/1/31(三)、2024/2/1(四),09:30-12:30   二、活動日期表請參閱附圖。   三、報名方式:採線上報名,即日起至1/21(日)00:00止。   報名網址:https://www.beclass.com/rid=284d6eb659a226dc42cf   四、研討會聯絡人: 該校通識教育中心林艷萍秘書,電話:(02)26585801,email: yenping@takming.edu.tw  
More

【轉知】文藻學校財團法人文藻外語大學辦理於7/3「EMI教學的共向與岐向」線上學術研討會

一、因應全球化與國際化的趨勢,政府致力於提升國民英語能力,以2030年為目標,將台灣打造為雙語國家,培育雙語專業人才,大學端專注於「全英語授課」,文藻外語大學謹訂於113年7月3日(星期三)辦理「EMI教學的共向與岐向」線上學術研討會,希冀探討英語做為教學媒介(EMI)的共通點與差異處。   二、本次研討會討論題目包含從EMI延展出的可能議題,例如CLIL或CBI(內容導向教學),甚至如何融入SDGs或AI等可能的教學,歡迎各地的教育界專家、學者、實踐者及碩士生投稿參與,分享EMI教學領域以及其他跨領域的研究成果、教學方法和案例,期待能促進EMI教育的共同發展。   三、本研討會活動內容分為「主題演講」與「論文發表」,會後將彙集研討會成果,暫定於113年9月出版專書,供各界作為EMI政策推動之參考。   四、旨揭研討會資訊如下: (一)活動時間:113年7月3日(星期三)上午9時至下午4時。 (二)線上會議連結:https://reurl.cc/L4p0R3。 (三)報名網頁:https://reurl.cc/pr...
More

【轉知】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於1/18舉辦「112學年第1學期長期照顧核心模組課程成果發表暨長照教育在地實踐分享會」(1/16報名截止)

一、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健康照護產學合作中心定期辦理長照專業人才培育成果分享,並整合長照教育在地實踐案例及經驗。 二、配合政府長期照顧政策發展,持續推動長期照顧人才培育及長照教育在地實踐,敬邀全國專科以上長期照顧相關科系所及學程之學校進行112學年第1學期辦理成果發表暨長照教育在地實踐分享,統整辦理現況,以強化課程完善性,提升學生長照專業能力及長照教育在地實踐。 三、活動時間:113年1月18日(四)13:00至16:00。(12:00開始報到,敬備午餐) 四、活動地點: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親仁樓B317會議室。(臺北市北投區明德路365號) 五、參加對象:專科以上高齡長照相關科系所及學程之學校代表。 六、活動議程詳如網址,惠請參與人員,於113年1月16日(二)前完成線上報名。 報名網址:https://elderhealthcare.ntunhs.edu.tw/tab/537/id/1001 七、聯繫方式:(02)2822-7101分機2717  華紹宇專員;shaoyu@ntunhs.edu.tw。
More